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廉價機票背後的小心機

廉價機票背後的小心機

━━━━━

Budget airline company

━━━━━

正值暑假,國內外旅遊出行人數日日攀升,與人們旅遊密切聯繫的無非就是出門後的衣食住行。購買機票或許是長途旅行的首選了,而且現在很多航空公司推出的廉價機票更是圈了一大波粉。

「廉價航空」商業模式,是航企通過各種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同時以低價機票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旅客。這一商業模式由美國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irlines Co.)於1971年創立。憑藉這一模式,西南航空從創立至今已經連續39年實現盈利,並在全世界引領了一股「廉價航空」的潮流。

國內對這一模式的首推者應該是春秋航空。曾經春秋航空在上海至濟南的航線上推出過「一元機票」,但僅賣了400張就被濟南物價局以「擾亂航空市場物價秩序」、「不正當競爭」的名義罰款15萬元,使其告別了這條航線。在當時看來,這種營銷方式與政府規章制度背道而馳,因此模仿的航空公司也不多。然而現在隨著市場環境的放寬,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使用了這一套路。

身為消費者,對廉價機票有懷疑態度是肯定的。熟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這看上去賠本的買賣怎麼還有人在做呢?其實不然,雖然春秋航空的票價很低,經常推出99元、199元的特價機票,但它的單機盈利率卻是國內航空界最高的,上座率高達95%,這背後就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低成本盈利模式。

1

「廉價航空」有市場

低成本盈利模式存在的前提是「廉價航空」有龐大的消費市場。而航空公司便是靠著量大來取勝。

國內有90%的人沒有坐過飛機,高票價對他們來說就是高門檻。而在國際上,美國西南航空公司首先提出「廉價航空」的概念,高呼要把「航空飛機變成長途大巴」讓人人都能坐得起,通過各種方式降低成本,將口號落到實處,一舉成了美國最具競爭力的航空公司之一。

的確,普通老百姓能接受的飛機票價也就300元以下,你若高高在上,誰敢問津,出遠門也只能選擇火車。但這個消費門檻一旦降低,消費人群倘若擴大,就是航空業走出同質化競爭的一個突破口。

2

「扣」到了家

作為國內首家「廉價航空」的春秋航空若沒有過日子的真功夫,怎敢把手伸進老百姓的口袋?春秋航空的管理最能體現一個「扣」字。

如每次飛機降落後,總是機上的乘務員清潔衛生,這樣省了人力成本;春秋航空空姐的每套服裝不到1000元,而南方航空為6000名乘務員定做的每套服裝近7000元;服務項目也減少了,乘客在機上只能得到一小瓶免費的礦泉水,其他的食品飲料等需要購買。與川航的服務相比簡直天壤之別了。這樣為想省錢的乘客省些費用,願意消費的乘客也能增加消費的多樣化,一舉兩得。

讓人更吃驚的是,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摳」出了境界:兩三百元的西服穿了三四年;腰上的皮帶磨得痕迹斑斑;腳上的皮鞋穿了六七年;12平方米的辦公室放著18年前花100元買來的沙發……這正應了那句話「有怎樣素養的企業家就有怎樣的企業文化」

基於此,春秋航空才敢推出「一元機票」,讓平常百姓也能坐得起飛機。

3

附帶費用和其他補貼

買過機票大家都知道出來機票,還要繳納燃油費,機建費用,其實這才是飛機成本的大頭。算上這些費用其實航空公司並沒有我們想像中虧損那麼多。

另外,航空公司開闢的航線,當地政府是會補助的,如春秋航班,每年從政府手中拿幾億補貼。因為航班帶來的是大量遊客和貿易往來,所以為了鼓勵航空公司多開航班,各地政府都會有所補貼。

4

安全問題

一般賣廉價機票的都是小型航班,這種飛機體積小,自重輕,如果艙內空缺太多,在遇到氣流和惡劣天氣之時很容易顛簸,所以把票便宜賣,其實是吸引更多人來「壓艙」。

航空公司由於以上原因賣了廉價機票,其實是穩賺不賠的,「廉價航空」是對傳統航空的顛覆,「一元機票」正是這種顛覆的集中暴發。它掙脫的是同質化競爭的枷鎖,尋求的是一種差異化的盈利模式,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GIF

本文由ACCA地帶(微信號:zbctzh)原創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CCA地帶 的精彩文章:

被討厭——另一種「火」法

TAG:ACCA地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