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益豐藥房擬1.43億收購上虹藥房51%股權,藥品零售進入「圈地」拉鋸戰

益豐藥房擬1.43億收購上虹藥房51%股權,藥品零售進入「圈地」拉鋸戰

精彩內容

在全國連鎖藥店呈現諸侯割據的局面下,益豐藥房版圖擴張的步伐再提速。益豐藥房8月3日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益豐擬1.43億元收購上海上虹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51%的股權。

「受益於處方外流等因素,藥品零售行業正處於擴張規模,併購整合頻發的階段。」8月7日,北京一健康產業基金投資經理王俊表示,益豐相比一心堂、大參林、老百姓而言,在門店數量及區域覆蓋率上均有所落後,但隨著益豐藥房收購河北新興藥房的行政許可申請材料獲得受理,益豐正試圖縮小在門店數量以及地域覆蓋上的差距。

根據四家上市藥店2017年的年報顯示,一心堂以5066家門店總數處於領先地位,大參林與老百姓緊隨其後,分別為2985家及2434家,益豐藥房目前以1979家處於末尾。

此外,目前對外資入華投資的政策空前開放,加上以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資本入場,此前行業集中度較低的藥品零售業正式進入跑馬圈地的拉鋸戰。

加速跑馬圈地

根據上述公告,本次益豐擬收購的上虹大藥房是上海閔行區藥品零售行業的龍頭企業,現有53家門店和2家診所,全部為直營門店,其中醫保店25家。2018年1-6月,其營收1.26億元,凈利潤600.21萬元。2017年全年上虹大藥房營收2.32億元,凈利潤達1035.60萬元。

益豐方面表示,結合公司營運能力、商品採購渠道將能提升目標公司銷售及利潤,預計上虹大藥房2018年的凈利潤不低於1340.00萬元。並且,上虹大藥房53家門店均分布於上海閔行區,將與上海益豐在閔行區現有的9家藥店形成合力,有利於進一步擴大和穩固規模優勢。

在此之前,益豐藥房6月宣布通過發行股份及現金的方式買下新興藥房86.31%股權,作價為13.8億元。這場交易亦被業內稱作是行業內規模最大的一次交易。公開資料顯示,新興藥房是河北區域龍頭公司,擁有462家門店。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一季度,新興藥房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9972.25萬元、90491.63萬元、24926.17萬元;凈利潤分別為3556.88萬元、4517.3萬元、1460.81萬元;凈利潤率在5%左右,2018年第一季度接近6%。

「一方面規模擴張可以提高上游議價能力,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發揮在管理端的優勢也能促進自身毛利率提升。」王俊分析道,益豐若成功完成對新興藥房及上虹大藥房的收購,其在全國的版圖將延伸至華東、華北等地。

「醫藥零售行業集中度低,區域的中小型連鎖藥店較多,在行業政策變化之下紛紛尋求併購契機,上市公司具有資本實力,可以通過併購擴大規模。因此,大部分中等規模的區域連鎖藥店均有可能成為上市公司的併購標的。未來三年,馬太效應凸顯,龍頭公司強者恆強。」國信證券謝長雁在其研報中指出。

這種聚合的趨勢在今年表現明顯。除了益豐兩次出手外,九州通與步長葯業也調整戰略,將此前計劃的藥房託管業務調整為專業藥房模式,並擬投入資金設立各地專業藥房連鎖公司共同開展連鎖業務。

醫藥新零售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資本也悄然向藥品零售靠攏。

2018年6月25日,阿里健康發布公告稱,其附屬公司與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漱玉平民」)已經正式簽訂增資協議。同一天,阿里健康與安徽華人健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人健康」)簽訂了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阿里健康將向漱玉平民注入現金人民幣4.544億元,其中3408萬元用於增加後者的註冊資本,4.2032億元用於後者的資本儲備。

公開資料顯示,漱玉平民紮根山東,截止到2017年底,漱玉平民及其運營附屬公司在中國經營超1200家藥房。2016年度及2017年度分別取得純利9455萬元及1.18億元;華人健康是目前安徽省內最大的藥品零售企業。2017年8月,完成A輪融資後,華人健康積極布局全省零售市場,旗下連鎖品牌安徽國勝大藥房先後進入蕪湖、馬鞍山、宣城、六安、淮南、淮北、亳州、安慶等9個地級市,門店數量突破500家。

「互聯網進入藥品零售主要還是非進不可,通過參股把控住入口資源,但目前模式上還未成型。」王俊解釋稱,類比來看,盒馬鮮生在模式上實際也僅是做了一個更酷炫、服務更好的超市。

事實上,線下連鎖藥房是醫藥電商運營中不可忽視的一環。招商證券李勇劍團隊在其研報中指出,從處方流出環節、醫保報銷以及政府監管等多方面考慮,互聯網巨頭拋開線下藥店直接向消費者網上銷售處方葯的模式仍有大量難點需要克服,以O2O模式聯合線下藥店進行處方葯銷售的可行性更高,預計阿里健康可能會與更多連鎖藥店探索O2O運營模式,不排除其他互聯網巨頭也會跟進。

外資進場

今年以來,宏觀層面圍繞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和創造內外資公平競爭環境的政策信息頻發。

7月28日,新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正式實施,外資進入銀行、證券、汽車製造等領域一系列限制將放寬甚至完全取消;7月30日,2018年版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開始施行,外資入股上市公司股份轉讓時限縮短為1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權益,還需推進改革開放,繼續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

此背景下,外商入股國內葯企步伐也在加快。6月29日,國葯一致發布公告稱,沃博聯(Walgreens Boots Alliance)出資6.7億收購其子公司國大藥房40%股份。

沃博聯是全球最大的醫藥保健企業,對中國市場的布局始於2007年的廣州醫藥,此後2012年參股南京醫藥,到本次收購國大藥房40%股權,橫跨了十餘年時間。

沃博聯與廣州醫藥及南京醫藥的合作,被業內視作是以切入藥品批發市場來熟悉市場,了解市場運作模式,找到合適的工作方法。而本次收購國大藥房40%股權,意在將醫藥批發分銷和它的下一個流通環節——零售藥店打通,進行垂直整合。

此前,沃博聯執行副總裁、全球批發和國際零售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奧內拉·芭拉曾表示,與廣州醫藥、南京醫藥這兩家涉及不同地區、不同消費模式、不同醫藥流通市場的企業合作,了解和熟悉了中國市場需求,進而才考慮開展零售業務。

2004年12月11日,中國履行加入WTO承諾,國內零售業全面對外開放,外資開始進入藥品零售行業,但經過十年發展,目前有外資背景的藥房仍多為區域布局,例如舒普瑪在貴州、Segami在上海、康心美在遼寧。

「隨著對外資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提升,通過區域經營試錯的外資背景藥房將陸續發揮自身在管理和技術上的優勢,逐步擴張,在全國開枝散葉。」王俊認為,「藥店行業集中度提升是趨勢,未來的行業收購更加考驗收購方的資金實力和整合能力,無論是外資抑或是上市連鎖藥店、互聯網新零售企業,在輸出自身資金和整合優勢的同時,仍需考慮收購和自建的分配問題,在滿足自身戰略布局的同時,進一步壓低投資成本。」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稿件要求詳詢米內微信首頁菜單欄

米內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林大數據 的精彩文章:

42個1類新葯上半年獲批臨床,恆瑞、綠葉……申報最多

TAG:杏林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