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斯拉私有化到底靠不靠譜?投行高盛來給你算筆賬

特斯拉私有化到底靠不靠譜?投行高盛來給你算筆賬

本周特斯拉私有化的各種新聞傳得沸沸揚揚,顯然,特斯拉私有化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假設馬斯克提出的特斯拉私有化(MBO)能夠最終執行,這個交易到底靠不靠譜? 投行高盛算了筆賬。


首先,這個交易會是什麼樣子?

高盛分析師David Tamberino指出,以馬斯克定義的每股420美元,並使用預估的1.86億股稀釋已發行股票(包括可行權期權和理論上在價內的可轉換債券),特斯拉隱含股權價值約為780億美元。當與調整後的約60億美元凈債務相結合時,意味著該企業價值為840億美元--這是高盛對特斯拉2020年EBITDA預估的23.5倍,也是公認的特斯拉2020年EBITDA的17.5倍。

Tamberino認為,根據高盛的分析,特斯拉凈債務約為90億美元。目前特斯拉槓桿率是高盛對特斯拉2020年EBITDA預估的2.6倍,目前的年度利息支出接近6.5億美元--使得隱含平均利率約為6% (主要由垃圾債資助的MBO的利息支出更高)。如果對價內可換票據進行調整,槓桿率將降至2020 EBITDA 的1.7倍--隱含利率為7.3%。

假設將來特斯拉能夠以類似的速度為債務提供資金,也沒有其他股東轉成私有化結構,外部股權資本也沒有就位--這將意味著公司債務將達約685億美元,其中利息支出約50億美元。這將使公司公司槓桿率達到EBITDA的14倍,僅利息支出一項就將高於EBITDA預估,就是說,即使沒有資本支出,公司的現金流也將為負數,這肯定不是任何槓桿收購(LBO)投資者想看到的。

從形式分析來看,採用約6.0倍槓桿傳統收購方法--與歷史上的LBO一致--在高盛2020年EBITDA,或公認的29億美元的預估下獲得21億美元債務融資,取決於是使用公認的EBITDA還是高盛的EBITDA,特斯拉需要增加股權融資400億至470億美元。雖然這會使利息費用降低,但考慮到約3.6億美元的共識資本支出時,仍然不會得到正現金流。

為了涵蓋這兩種結構之外的很多可能性,高盛創建了以下敏感性分析,顯示出各種融資結構的潛在利息支出。


答案取決於你對公司成長的看法。

高盛對特斯拉的運營假設,在「潛在上行」的情景,面對來自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日益激烈的競爭,特斯拉在2025年的大規模市場銷量將在200萬至300萬輛之間,而按高盛的基本情景預估,2025年特斯拉銷量僅在80萬輛左右。在「潛在上行」情景下,高盛對特斯拉的估值為平均每股414美元。而在基本情景下,特斯拉每股潛在價值要低得多,只有約116美元,僅有馬斯克提出價格的四分之一左右。


高盛認為,戴爾當年私有化可以用來參考,但戴爾的EBITDA/FCF特徵要有利得多。

2013年,戴爾管理層以250億美元收購該公司,通過管理層的所有權(16%,價值超30億美元),資產負債表中的7.5億美元現金,一些增量股東,和約194億美元(債務權益比為3.5倍)融資。雖然該交易在性質上和特斯拉有些相似,但是由於戴爾產品和公司發展更為成熟,因此EBITDA的生成和現金流特徵非常不同:戴爾2013年調整後EBITDA為51億美元,相當於3.4倍槓桿,FCF生成約30億美元。

而特斯拉,不包括營運資本,每季度燒掉現金約10億美元。 特斯拉的問題在於,僅利息支出本身就將為投資者留下零現金,誰會願意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見聞 的精彩文章:

8月以來新興市場貨幣加速下跌 後市仍然堪憂
「對標亞馬遜」 小米獲國內券商首個買入評級

TAG: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