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是自私父母的受害者

孩子是自私父母的受害者

《小偷家族》家族沒有一個好人,卻讓人感到溫存

還記得睿媽以前分享過《如父如子》的影評吧,

同一導演憑藉新片《小偷家族》在5月份拿下戛納金棕櫚大獎,

6月份又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火了一把。

8月份,這部電影終於在國內公映,

豆瓣3萬餘人評價,評分高達8.8分

睿媽是在國內公映首日去看的,

看完之後睿媽一直在遲疑,

到底要說些什麼又能說些什麼,

影片溫吞吞的,沒有太多禁忌,

但讓人看過深受觸動、甚至有些無所適從。

它不是讓人看過大呼過癮的「爽」片,

劇情簡單,鏡頭溫存克制,卻引人反思。

來自小偷窩的另類家庭

《小偷家族》片如其名,

是一個全部由小偷組成的家庭,

家裡每一個人都是各種「犯案者」,

更要命的是:

家庭里的六個人全都沒有血緣關係,

並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電影伊始的人物關係圖

這個家庭里的奶奶算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

每個月有固定的養老金,

一大家子住的房子是奶奶前夫留下的;

爸爸在建築工地當臨時工;

媽媽在洗衣店工作;

妹妹亞紀在風俗店打工(色情行業),

爸媽的長子祥太沒上學,每天遊盪偷點東西補貼家用。

電影從父子倆在超市偷東西的場景開始,

一下子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

「這麼小的孩子就會跟著爸爸偷東西了 ……」

你可能邊看邊皺眉頭。

他們回家路上,

撿到一個小女孩樹里(後來給她起名叫玲玲),

隨著這個家族第6位成員的到來,

觀眾一點點走進這個「非正常」家庭。

祥太與樹里兄妹倆

吃喝用度都要靠偷的一家人,

原本只想收留小女孩一晚就把她送回家,

卻因為察覺到她父母虐童的劣跡,

決定收養她。

他們知道這種行為在法律等同於誘拐,

所以努力遮掩。

在新的家庭里,

小女孩樹里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家的溫暖」——

他們讓她知道不被打也可以有新衣服穿(雖然是偷的),

白天有哥哥帶著她玩,

晚上有奶奶抱著她一起睡,

媽媽給她剪頭髮,

姐姐給她取新名字,

她掉了一顆乳牙,

全家人都從睡夢裡爬起來,

幫她認認真真地扔上房頂。

「如果說喜歡你,還打你,那一定是說謊;如果真的喜歡你,會像我一樣抱著你。」

一家六口在異常局促的空間里蝸居。

偶爾到海邊開心地玩耍。

奶奶坐在沙灘上看著兒孫玩水,感到幸福知足

卑微卻溫存的劇情從奶奶去世被埋屍、

祥太偷竊被抓、

警方介入開始陡轉急下,

一切曝光了,

這個家庭也被拆散了。

電影接近尾聲揭示出全部的人物關係

原來,這個家裡的每個人都有過悲慘的經歷,

從世俗角度講,

沒有一個人是好人,

但觀眾會覺得,也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壞人」。

「媽媽」被前夫家暴,正當防衛殺死了前夫,影片最後她承擔了所有罪責入獄;

「爸爸」和「媽媽」其實是三角戀,而且之前有犯罪前科;

「姐姐」亞紀離家出走,甘做色情工作者;

「弟弟」祥太被親生父母關在車裡,「爸爸」偷東西時救了他;

「奶奶」其實領的是前夫的贍養費,而且每個月還會借探望名義去敲詐前夫再婚後的兒子,這個兒子的大女兒正是亞紀,奶奶知道一切卻裝傻。

這一家人,

可以說是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

貧窮、臟臟、不為世俗和法律接受,

卻對家人懷著極強的愛心,

抱團取暖,掙扎求生。

電影源於生活,但生活可殘酷多了

影片中所有人物的表演極其自然,

場景又是如此日常、瑣碎。

雖然所反映的故事有些極端,

卻悉數源於生活,並非憑空捏造。

導演之前還拍過《無人知曉》(2004年),

那是四個孩子被媽媽拋棄的故事。

那一年,主演長子的柳樂優彌摘得戛納影帝,以14歲的年齡成為史上最年輕影帝。

2010年在東京足立區,

警方在一處民宅發現一具遺體,

雖已化為白骨,但可推斷出,

死者是111歲的加藤宗現。

事實上,死者早已死去,

做「幽靈壽星」的32年間,

他的子孫一直沒有提交死亡證明,

戶籍保留,以便照領養老金和長壽金,

一共多領取了近千萬日元。

此後,日本更曝出多名百歲老人失蹤事件。

另一個案件,是日本東京目黑區,

年僅5歲的小女孩被父母施虐、遺棄致死。

女孩屍體遍身傷痕,腳底還滿是凍瘡。

被逮捕的母親承認,

造成女孩腳底大量凍瘡的原因,

是因為冬天最冷時讓女兒在室外罰站所致。

她死時身上滿是傷痕,

正是被親生父母長期施暴造成。

《小偷家族》再現了這些令人震驚的新聞。

只不過電影都做了柔化處理——

奶奶去世後,家人為了省錢也為了緬懷她,

將其埋屍家中;

被父母施暴的小女孩樹里,

因被小偷家族「誘拐」沒被凍死,

反而重獲幸福。

電影隱含著對日本現實社會的多重批判:

偷竊、虐童、家暴、騙養老金、職場欺凌……

如果有人覺得這部電影滿目瘡痍,

其實現實生活比這殘酷暗黑許多。

孩子是自私父母的受害者

到了影片後半截,

導演開始拋出一連串發人深思的問題。

只要有血緣關係或受法律認可,就可以稱之為家人嗎?

只要生下孩子就自然成為母親了嗎?

生了孩子,卻不好好養育甚至虐待孩子,也能稱之為父母嗎?

親情的羈絆到底能不能自選?

都說孩子需要媽媽,這是不是媽媽的一廂情願?

領了結婚證,卻毆打、虐待對方,也算是夫妻嗎?

影片中「媽媽」的答案是,

「自己選的家人比較靠譜吧。」

這家人收留樹里的行為,

法律定義為誘拐,

但他們卻認為「我們是被她選中的」。

小女孩手臂上有親生媽媽用熨斗燙傷的疤痕,她和「半路媽媽」都是父母施虐的受害者

小女孩樹里的親生父母是對年輕夫妻,

爸爸家暴,媽媽經常打罵女兒,

兩人經常把她一個人丟在家裡,

不管她死活,甚至走失許久都沒找。

警察找回了樹里後,將其送回家

因為社會普遍認為:合法的才是對的

孩子應該送回親生父母身邊才安全

全然不顧父母施虐的事實。

孩子是自私父母的受害者,

這傷害即便不危及生命,

也是一輩子的人格創傷。

小女孩用蠟筆畫下帶給她美好記憶的「小偷家族」

如果說「血液連接」不一定是家庭的證明,

那什麼是家庭?

沒有任何感情是不需要經營的,

親情作為最親近、最深刻的感情,

更需要花時間用心去經營。

上部電影《如父如子》和這部,

想表達的意思差不多,那就是:

相比血濃於水,日積月累的付出和陪伴更靠譜。

劇中扮演「爸爸」的中川雅也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主演中川雅也(左)與導演是枝裕和(右)

「我直到3歲,才得以與父親住在一起。所謂親子關係,在我認為父親與孩子關係更重要。但我從沒想過『家庭』的概念。我覺得家庭不過是共度日常時光的人,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在電影《如父如子》電影中,有句台詞說『孩子就是要花時間的呀』,我超喜歡這句,我對這一點特別有體會。因為父親與我相處的時間少、也不曾共同分擔煩惱憂愁,於我而言,父親甚至都算不上『家人』。日本男性都非常非常拚命工作,普遍不太會留出時間陪伴孩子,然而花時間與孩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花時間陪伴家人,卻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同一主演在《小偷家族》(上)和《如父如子》(下)中扮演父親

導演自己也曾說:

「我自己此前從未考慮過何為『家庭』成立的條件。其實一個人認為『這就是家人』,那這個家庭的概念就成立了。」

在這部電影里,

幾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壞人」聚在一起,

沒有血緣關係卻勝似親人;

兩個loser父母教孩子偷東西,

卻能讓孩子感到安全快樂,

這一切,

貌似都是導演跟世俗看重的血緣關係、

理想的家庭畫像故意唱反調。

表面上講了一個爛攤子家庭故事,

實際上說的是更深層次的家庭親情。

如果每個人都明白愛和陪伴的真諦,

世界上大概能少很多悲劇和不幸吧。

看更多

看往期睿媽影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睿媽看教育 的精彩文章:

不要再讓悲劇發生!開車父母必看!

TAG:睿媽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