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處伊比利亞半島,為何西班牙沒有并吞掉葡萄牙

同處伊比利亞半島,為何西班牙沒有并吞掉葡萄牙

文|小河對岸

歐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亞半島,主要有兩個國家,分別為西班牙與葡萄牙。西班牙的面積約為50.6萬平方公里,而葡萄牙的面積僅約9.2萬平方公里。從體量上來看,西班牙是葡萄牙的五、六倍,而兩國之間在地理上又沒割斷,為何西班牙卻能在卧榻之側容忍葡萄牙的存在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歷史上的原因。伊比利亞半島自八世紀起便遭到阿拉伯人的入侵,歷經七、八百年之久,西班牙與葡萄牙才得以收復全部失地。而在西班牙與葡萄牙收復失地運動的過程中,也是經過許多小王國的多次分分合合,才最終形成了西班牙王國與葡萄牙王國。正因為西班牙王國,是由多個小國合併而成,也使得西班牙難以整合全部力量去并吞葡萄牙。

其二,西班牙地理上的因素。西班牙的統治核心,位於伊比利亞半島中部的卡斯蒂利亞高原,其東部為山地與阿拉貢平原,南部為安達盧西亞平原,而伊比利亞半島又多面臨海,且沿海平原被山脈分割成一塊塊較為獨立的部分。而高原地區的經濟有一種天然的內向封閉性,沿海平原地區卻更具有外向開放性。

西班牙的此種地理因素,導致了西班牙各地方對中央向心力的不強。從而,決定了在伊比利亞半島很難形成一個凝合力強的政權,繼而便影響到了西班牙對葡萄牙的兼并與凝合。而近幾年,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地區鬧獨立公投,就有此種地理上的因素。

其三,羅馬教廷的調解。羅馬教廷為團結基督力量抗擊伊斯蘭,不願意西班牙與葡萄牙火併,便進行了多次調解。葡萄牙伯國(葡萄牙的前身)原本隸屬於萊昂王國,於1139年策動獨立,萊昂王國雖極力反對,但在羅馬教廷的調解之下,還是於1143年正式承認葡萄牙王國的獨立。1198年,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召基督教國家停止內鬥,一致對抗伊斯蘭勢力。乃至,1494年,葡萄牙與西班牙共同簽署《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意圖瓜分世界,都有羅馬教廷的從中斡旋。

其四,葡萄牙雖小,但實力不容小覷。葡萄牙與西班牙一樣,都歷經幾百年的戰火洗禮,軍隊早已錘鍊成精銳之師,且當初為了抵禦阿拉伯人,葡萄牙與西班牙在各地修築了一座座牢不可破的城堡,使得葡萄牙並不易被攻取。西班牙王國收復全部失地不久就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相比葡萄牙來說,海外利益更為巨大,也更易被攫取。

其五,西歐其他強國的干預。隨著歐洲其他強國相繼取得海上霸權之後,葡萄牙的實力有所下降。又因王室姻親繼承關係,於1580年遭到了西班牙侵佔。但此後,西班牙卻遭受連番挫敗,先是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敗,其後又陷入與尼德蘭(今荷蘭、比利時等國)的八十年戰爭(1568-1648),同時還捲入了歐洲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都令西班牙元氣大傷。葡萄牙趁機於1640年再度獨立,而其他歐洲強國也更不願意看到西班牙的強大,也都支持葡萄牙的獨立。

自此以後,英、法、荷、德等歐洲強國次第崛起,而西班牙卻漸漸淪為歐洲二流強國,歐洲其他強國就更不能容許西班牙并吞掉葡萄牙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宋襄公「蠢豬式仁義道德」背後的情非得已
梁山108將,阮氏三雄「花式排位」的玄機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