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昭烈帝」劉備,夷陵之戰真的有七十萬兵力?為何輸的一敗塗地
我們一提到三國時期一場比較大的戰役那就是夷陵之戰,在這場戰役之中,劉備率領的蜀國的大軍可以算是完全的戰敗了,幾乎是全軍覆沒,在這一場戰役中,劉備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從此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導致自己身亡。
那麼劉備在這一場戰役之中為什麼會輸得這麼慘?我們要注意一點事情,因為在這一場戰役中,劉備並沒有把諸葛亮給帶出來,那為什麼呢?因為諸葛亮在一開始的時候一直不贊成劉備去挑起這場戰爭,因為劉備身邊沒有一個為他出謀劃策的人,他憑著自己的判斷就對陸遜進行下手,可是不幸卻被陸遜找到了機會,之後被陸遜打得不堪設想,其實呢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在當時劉備真的有70萬的兵力嗎?
我們都知道,吳國在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國,而在三國的時期,處於混亂之中,全國的人口數量還超不過1000萬,而蜀國的人口根本不會過百萬,那麼70萬是什麼概念呢?那可以說就是把蜀國中的老幼病殘全部的人力都給拉起來,那也完全不符合實際,如果在當時的劉備手中真的有70萬兵力的話,那就可以直接踏平吳國,那麼真實實際到底是怎樣的呢?
其實在當時的時候,整個吳國的兵力還不足10萬,在那場戰役劉備只用了5萬的兵馬,而在這時,吳國的兵力和劉備是基本上差不多的,他們可以相互平衡,那麼誰的勝率會高一些呢?那就看他們兩方的指揮到底咋樣了?可是到了後來,劉備大敗而歸,而且還丟了性命。
劉備發起這一場戰爭,可能就是和他的二弟關羽有關,因為呂蒙偷襲了荊州而且殺了關羽,之後呢就讓劉備非常的憤怒,可能由於失去理智的劉備呢,就帶兵伐吳,不管他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給他二弟報仇,還是為了奪回荊州,因為荊州這一座城池,對於蜀國來說,那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基地,要不然在日後諸葛亮伐魏的時候也不會那麼艱難。
劉備帶領大軍過來的時候,開始了連連作戰,在這時的吳軍只是選擇一直撤退,但是在這時劉備感覺有些驕傲,因為他覺得陸遜在害怕他,可是他其實並沒有想到的是,他正在一步步的走入吳國設入的陷阱,之後陸遜的軍隊把劉備的兵馬都困在了高山峻的山地之中,就開始和劉備周纏起來,不管怎麼樣,陸遜都是都不和他正面對抗,他的辦法就是想把蜀軍的士氣都給耗盡。
長時間下去,蜀軍的士氣就慢慢的低沉,在這時陸遜開始了反攻的計劃,而這時的劉備還是選擇和吳軍正面對抗,在這時的陸遜抓住了很好的機會,一舉擊敗了蜀軍,在劉備看到這一個局面之後,已經感覺是無力回天了,於是呢他就趕緊,逃到了白帝城,而自己的三弟也是因為這一場戰役的問題,被自己的手下所殺,劉備因此也在白帝城大病,死在了這裡,劉備帶領70萬的軍隊去攻打吳國,那是完全不符合實際的,在歷史中有很多的戰役都是,人數都是虛構的,因為他們在打仗之前,先要把對方兵力的士氣給壓下。
本文由智哥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TAG:沒有那麼多道理可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