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女子如果不嫁人會怎麼樣?

古代女子如果不嫁人會怎麼樣?

說古代女子之前,不妨先說說當代女性。現在有許多女性選擇不嫁,我身邊三十多歲還「待字閨中」的女人,隨便一想就有好些位。你問她們急不急?她們多半會說,一個人過得挺好,為什麼要嫁人?是不是真心話,無法考證,但許多人都這麼說,就說明不嫁不會帶來可怕的後果,如果實在找不到緣分,或緣分不來,那就單著唄,挺好。現代女性不急嫁的一個根本原因,在於人身及經濟獨立。一個人,只要不怕孤獨,不過於擔心老了之後的種種,「單著」並不足畏。

秦漢以前,沿用周禮,通常會要求女子滿16歲及笄,才可以結婚。但戰爭頻仍,所以各諸侯亟需人口,所以有些諸侯會提出具體要求,譬如越王勾踐,要求女子必須在15歲之前結婚,否則罰款,坐牢,指配。到了漢唐的大部分時間裡,對女子結婚的約束,通常都是依靠道德和風俗的力量,並沒有太多的法律性懲罰措施。但發生戰爭,人口大量減少的情況下,自然抓人口、促生產為第一要務。因此漢朝(具體應該是漢元帝時期)曾經一度要求女子13歲前必須結婚的行政命令。

古代公主不嫁人的很多,唐代的公主好多不嫁的。前中期是為了逃避和親或者其他什麼情況,於是出家當道姑。太平就曾經出家過,後來還俗。後期公主基本嫁不出去。清朝末年,在經濟發達地區,例如廣東,女子自己有經濟地位,可以當自梳女,一輩子不嫁,自己養活自己。自梳之後從娘家搬出,和自梳女住在專門的地方。有的朝代因為經過戰亂,人口稀少,所以女子不可不嫁,因為國家有繁衍人口的需要。這些時候甚至會立法讓女子嫁人,或者直接指派女子給什麼人。

受到「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理學思想影響,我國古代女子很少有機會讀書,她們的職責就是相夫教子,古人壽命較短,更要抓緊時間多生孩子,延續夫家香火,保障國家的勞動力。古代國家都需要足夠多的勞動力耕田、打仗。在一定程度上,勞動力的多少代表了國家的軍事實力的強弱,所以朝廷都強調早婚早育、多生多育,有些朝代甚至明文規定了婚配的年齡,逾期者要遭受懲罰。戰國時期,齊桓公令男30,女15;越王勾踐時就提前到了男20,女17。漢朝惠帝規定女子15歲出嫁;南北朝時期北周武帝令:男15,女13。唐太宗時期令:男20,女15;唐玄宗時期改至男15,女13。宋仁宗令:男15,女13;程朱理學興起後,將婚嫁年齡規定至男16歲,女14歲,宋、明、清皆遵此規定。

古代為了鼓勵生育、促進人口增長,除了國家大力發展經濟以外,一些朝代還出台過強制措施來使子民多生、快生。一種是越王勾踐卧薪嘗膽期間的公費醫療,即女人生產只要通知政府,政府就會派大夫去幫助孕婦生產,而且對於生男生女給予不同的獎勵。第二種是西漢初年漢惠帝推行「休養生息」政策時,推行強制早婚,就是女子三十歲之後還沒出嫁的,就開徵人頭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景久久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小黃人有的一隻眼而有的兩隻眼?99%的人都不知道

TAG:美景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