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馬思純分手:七月是歐豪的,八月做回我自己

馬思純分手:七月是歐豪的,八月做回我自己


後台回復 

理想的生活

   

送你一張 

特別的推送


也許你現在才來   但首席君永遠都在




文 |  小九


圖 |  網路




今天中午,@回憶專用小馬甲 發了一條微博,稱

今天是2018年8月8日,很適合分手。


?

?


三小時以後,

馬思純和歐豪就宣布分手了






?

?


?

吃瓜群眾還沒來得及反應:哈?啥??EXM???

?




?






2014年,兩人因電影《左耳》結緣,當時就因「拍戲時歐豪幫馬思純減肥」傳出緋聞。




?


後來更是被媒體曝出「

兩人進入同一家公寓

」的新聞,地下戀情浮出水面。




只是,這對CP一直被貼滿

咖位不同,前景不明

的標籤:




一個是金馬影后,家境殷實;一個是快男亞軍,背景普通。



可雖然不被看好,兩人卻愛得高調坦蕩。




上節目甜蜜互動:




?

?




日常穿情侶裝亮相:

?




?




被狗仔拍到熱吻:




?


在這段女強男弱的感情里,讓我佩服的還是馬思純——

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她,內心卻深藏堅強的力量。




愛時,她不顧周遭的反對,毅然公開,毫無保留;分開,能獨自忍痛,不允許自己回頭。




就...非常的馬思純,有沒有?







馬思純的名字,並不是最近才被我們知曉。




如果不是分手登上熱搜,在娛樂圈,她並不佔有流量優勢。




?

?




最火一次,應該是2016年台灣電影金馬獎,

《七月與安生》成大贏家的時候。




那是意外與歡樂齊飛的夜晚。




馮小剛念出獲獎者:飾演安生的周冬雨。




全場掌聲雷動。按照流程,得獎人徑直上台,拿獎致辭。




可當周冬雨邁出腳步,就被現場傳出「

還有一位,馬思純!

」,驚喜到轉身歡呼。




兩個女孩牽著手上台,成為經典畫面。




?

?




因為《七月與安生》,馬思純紅了。但那時的我們,對她的印象更多局限於「七月」:




柔和,像平靜海水;安分,過著世俗人生。




?

?




這個角色太過貼近真實的我們,活在別人的期待,不敢放肆自我。




馬思純能演透「無論何時都小心翼翼」的七月,何嘗不是因為,

她也曾是那個敏感女孩。







1988年,馬思純出生在安徽蚌埠。




關於她的家庭,一直是履歷表上奪眼球的部分:小姨演員蔣雯麗,姨夫大導演顧長衛。




?


家中人才濟濟,物質殷實富足。




天天早餐7個鵪鶉蛋,放學一根冰棍。




被富養的馬思純,體重火箭般躥升,卻也成了學校里的「笑話」。




因為胖,她不敢拍照,不敢與同學對視,也從不打扮自己,暗戀的男生永遠止於暗戀。




因為胖,她自卑,一些同學抓住機會戲弄,在她喝的可樂瓶里灌粉筆灰,拖把水。




「我性格比較軟弱,不太會反抗,別人越來越欺負你,我越來越懦弱。」




馬思純的懦弱不僅表現在無力面對同學的欺負,還在無法反抗家庭帶給她的束縛。




別的同學放學後拉手一塊回家,她卻一頭扎進車子,被家人保護得密不透風。




一開始小姑娘還會反抗,但每次反對都失敗告終,也就慢慢妥協順從。




「七月的成長就是我,我從小到大的經歷,似乎都在為這個角色準備。」







「大概我人生最瘋狂和叛逆的事情,就是做演員吧。」




如今馬思純發出感慨,距離正式踏入演藝圈有11年,距離第一次演戲有20年。




7歲時,她被小姨蔣雯麗帶著,演了電影《三個人的冬天》。


?

?


12歲時,她在《大宅門》里,見證過一群老戲骨「斗戲」。




?


但馬思純並沒有被培養成演員,大學讀了媽媽選的播音主持專業。




「好像我的人生被安排,被選擇的時候是很多的。」




轉折發生在大學二年級。電視劇《戀人》為女孩敞開了演員大門。




「這麼多悲情戲,想哭就哭,好爽啊。生活中釋放不出的壓力,現實中過不到的人生,都可以在戲裡面過一次,很神奇!」




每天都有放飛自我的快樂,讓壓抑慣了的馬思純徹底愛上演戲,下決心和播音主持劃清界限。


?

?


人生永遠不會太晚。

馬思純的起跑雖然晚,但她的努力,足以超過奔跑在前的人。




2015年,在電影《左耳》里,乖乖女竟演活了慾望一臉的黎吧啦。


?

?


當時一些人將吧啦的成功,歸功於馬思純的天賦基因,甚至是靠蔣雯麗的關係。




卻忽視了

女孩為轉變20多年的人設,背後付出的辛苦:




3個星期,每天吃一頓飯,喝藿香正氣水,跑六公里,減肥15斤。




一邊瘦身,另一邊把從沒做過的喝酒,抽煙,逛夜店學一通。




?


死磕到底,是因為現實中的自己,一直是個很慫的人。




而吧啦很勇敢,能做到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例如當眾和喜歡的男生表白。




?


奶奶曾質疑:「孫女,你怎麼演壞女孩?」




發現吧啦「好」的馬思純一臉倔強,像是自己被長輩責備了一樣:




「吧啦哪裡壞了!」




別看她外表放蕩不羈,內心明明藏著善良和愛啊。


?

?


很多靠青春作品走紅的演員,接下來仍會繼續類似角色。




但馬思純,一次次打破預設。她飛快切換角色,猶如徐克特效般酷炫。




《七月與安生》,個性保守的七月。


?

?


《盜墓筆記》,硬朗帥氣的阿寧。


?

?


《狄仁傑》,鬼魅囂張的水月。




?


難以想像,私下給人靦腆刻板印象的女孩,能將變化萬千的角色詮釋透徹,熱氣騰騰。




因為演戲,曾經自卑的女孩,找回了自信。




曾經內心害怕受傷的稜角,在了解別人,了解世界的過程中,變得輕盈柔軟。






「演戲是我最大的愛好,也是職業,但我不喜歡因此改變人生節奏。」




從新人到金馬影后,馬思純僅僅用了一年。




然而走紅的她不像一些當家花旦,行程滿得日夜顛倒,直到身體亮起紅燈。




她很「沒有上進心」,一旦拍戲結束,便留出空檔時間,做回真實自己。




她保持著精緻女孩的日常,早上9點起床,吃早飯;下午看電影,或約上朋友去運動;到了晚上,做做護膚,看本書,早早睡覺。


?





?靈感來了寫個微博,分享最近的旅行,讀書感悟。

細膩隨性的文筆不僅圈粉無數,還讓她成了明星里少有的作家。


?

?


遠離頻繁的人際往來,拒絕激烈的資源搶奪,將自我守護在天馬行空的小宇宙,不管外面名利場經歷多少風吹雨打。




即使是獲得金馬影后,

她第一時間表達的感受也是反思:





這世上比我美的姑娘很多,比我有才情的姑娘也很多,比我賢惠的姑娘還是很多



可這並不令我沮喪,因為我比從前的自己好了很多,



羨慕從不盲從,知足也知火候。


?

?


不爭不搶,專註自我修鍊的馬思純,一直是娛樂圈的一股清流。





「我不必成為更好的,也沒有那份爭強好勝的心智。」




這世上,也沒有什麼是必須得到的。




如果真要得到什麼,或許只有:

照顧自己,陪伴家人,規劃未來。




?


甘於享受孤獨的背後,是女孩

知足常樂,看輕得失

的強大內心。




我想這也是她在面對分手時,心裡痛到淚流,臉上依然勇敢坦然的原因。




其實在今年521表白日,歐豪和馬思純就被爆出分手傳聞,




當時,馬思純在微博上寫下:「

願我們冷暖自知,並且永遠相信童話。


?

?


也許當時愛就已經裂痕難補,可即使如此,她依然相信真情,相信飛蛾撲火的美麗。




而面對終究無法共度一生的愛人,她不詆毀,不撕逼,不糾纏,只有祝福:




"若你揚帆起航,願對岸有人等候。"




?


如今30歲的馬思純,失去了愛情,卻不代表失去了所有。




家庭帶給她溫暖,演戲帶給她成長,生活帶給她美好。




一切仍是最好的安排。




?


這世上女孩最應長成的模樣,如果讓我暢想,她應該既有詩和遠方的爛漫,又有柴米油鹽的小確幸,不剝離對萬千世界的好奇,還能保有對愛與希望的追求。




而馬思純,恰恰就長成了這副美好模樣。




美好的女孩,請相信你的下一站,是幸福。





 今日話題 


分手曾給你的人生帶來什麼改變?




可以在下方留言


或者直接識別二維碼


悄悄告訴首席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強復仇者崔永元:「我罵了一句范冰冰,娛樂圈損失了100億!」

TAG:首席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