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哪兩位華東野戰軍戰將婉拒為辭世的粟裕寫文章?

哪兩位華東野戰軍戰將婉拒為辭世的粟裕寫文章?

原標題:哪兩位華東野戰軍戰將婉拒為辭世的粟裕寫文章?


哪兩位華東野戰軍戰將婉拒為辭世的粟裕寫文章?


張雄文


軍旅作家吳東峰先生髮表在《同舟共進》2011年12期上的《「滄海一粟」——粟裕大將軼事》一文,其實是他早年《開國將軍軼事》一書中「智慧粟裕」的修訂版。其中有兩個不同之處:


第一個不同是增加了一段前言,記敘粟裕1984年去世後,他不知道粟裕1958年的冤案尚未平反,曾去向南京軍區「兩位華東野戰軍著名戰將、大軍區正職領導約稿,兩位首長的秘書很快就回電了,回答的口徑一樣:首長身體不好,無法寫。」


這兩位戰將,一位是曾經擔任過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華東野戰軍9縱司令員、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他以身體不好為由不寫紀念粟裕的文章,應該與其濟南戰役後粟裕幾件事以及粟裕尚未平反有關。

一是以華野代前委書記兼代司令員身份令其養病,使其失去了參加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杭州(山東兵團後改稱三野第七兵團,由譚震林、王建安率領解放了杭州)等大戰的機會。對軍人而言,這既是揚名疆場的機遇,也是寫進歷史的最好機會,但許世友卻在平靜中遺憾地度過;


二是為打破「無組織無紀律」的本位主義,粟裕將原山東兵團所屬的第七、九、十三縱隊及渤海縱隊重新編製,第九縱隊、渤海縱隊調出歸華野總部直轄,調入宋時輪的第10縱隊到山東兵團,只轄七、十、十三縱隊。也就是說,濟南戰役後的山東兵團已經被「肢解」,與過去不是一回事。


三是粟裕1958年「極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冤案尚未平反,許多華野將領依然談粟色變。一生惟最高權力是從的許世友當然不會冒險,如同鄧小平兩次被打倒期間,他絕不會施之以手一樣。他其實沒病,第二年也就是19851月軍委主席鄧小平到南京時,許世友特意起個大早迎接他,還主動提出與這位違背毛澤東既定方針,進行改革開放的鄧小平合影,早已忘記了當年向毛澤東承諾的「中央出了修正主義,我就帶兵勤王」的諾言。


但這些對當時很年青的吳東峰而言,是很難知曉其中奧妙的。


另一位戰將似乎是九縱繼任的司令員、27軍軍長、也擔任過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聶鳳智。他對華野代司令員粟裕一直很欽佩,沒有寫大概是兩種原因,一是照顧老上司許世友的面子,二是的確有病不能寫。

粟裕去世後寫回憶文章的人其實很多,後來收入了《一代名將——回憶粟裕同志》一書,其中國家領導人有陳丕顯、楊尚昆,1955年授銜大將的有肖勁光,授銜上將的有宋時輪、葉飛、鍾期光,授銜中將的有張震、王必成。這些人的人品非許世友所能及。


第二個不同是增加了《劉少奇、林彪均器重粟裕》,取材於我的《名將粟裕珍聞錄》一書。這當然與剽竊無關,吳先生在文中特意提到了一段話:「作家張雄文言,粟裕與林彪,可謂一時瑜亮,常常令人有『千載誰堪伯仲間』之感。」


吳東峰先生的原文:


記得1984年27日上午,新華社南京軍區記者站站長顧國璞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神情嚴肅地對我說:「25日,粟裕同志去世了,上海《文匯報》要發兩篇紀念粟裕同志的稿件,你去組織一下。」顧國璞是戰爭年代的軍事記者,政治上成熟、敏感,也是我從事新聞工作的引路人。他還特意交代:「在位的領導都很忙,最好找已退休的老同志。」當時我並沒有想到這裡有多少深意,而是簡單地想到,粟裕是共和國第一大將,功高蓋世,現在的南京軍區部隊高級指揮員絕大多數都是他的老部下,找人寫兩篇悼念文章肯定沒問題。可是事情並沒有預期的那麼順利。起初,我們選擇了兩位華東野戰軍著名戰將、大軍區正職領導約稿,兩位首長的秘書很快就回電了,回答的口徑一樣:首長身體不好,無法寫。由於時間比較緊,我又走訪了幾位大軍區副職領導,都未能如願。


幸虧第二天南京軍區政治部組織了新四軍老幹部悼念粟裕同志座談會,使我們的約稿有了著落。南京軍區副政委孫克驥主持座談會,半天時間,我一刻不停地記錄著。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採訪機會,十多位老將軍以他們的親身經?歷回憶了粟裕大將的豐功偉績,講述了一個個令人難忘的故事。這篇文章的內容大都是在這次座談會上和其後補充採訪所得。

座談會後,我們約了孫克驥和周蔚昌兩位同志為《文匯報》撰稿,他們欣然答應。2月10日,新華社播發了粟裕逝世的消息,上海《文匯報》和江蘇《新華日報》立即以重要位置刊出了孫克驥、周蔚昌悼念粟裕的文章。


需要補充的是,當時我並不知道,粟裕在1958年因所謂「教條主義」受錯誤批判後一直沒有「正名」,直至逝世;不知道粟裕逝世後的治喪、訃告、告別儀式的安排上經歷了意想不到的波折;當然更不知道孫克驥等新四軍老同志是頂著很大壓力,自發舉行了悼念粟裕同志的座談會,這竟然是當時唯一一個最高規格的悼念粟裕同志的活動。


劉少奇、林彪均器重粟裕


劉少奇與粟裕初識於1940年。次年「皖南事變」後,劉少奇擔任華中局書記兼新四軍政委,粟裕為一師師長。劉少奇曾給予粟裕之一師工作非同一般的評價,曰:「我一師在抗戰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勞,在我全軍中以第一師部隊作戰最多,戰果最大。」後劉少奇回延安,向毛澤東力薦粟裕:「我在新四軍發現了兩位人才,一是新四軍四師政委鄧子恢,他是農村工作的專家;二是新四軍一師師長粟裕,是新四軍七個師中,打仗打得最多和最好的一個師長。」

建國後某日,粟裕至上海治療右臂內殘留彈頭處的發炎問題。正在上海視察的劉少奇聞之,即偕夫人王光美突然造訪。粟裕急出大門迎?候,曰:「少奇同志,從來都是下級看上級,哪有上級看下級之理。真是不敢當啊!」少奇對曰:「怎麼沒有啊?今天,我和王光美同志來看你,不就有了嗎?」是時,劉少奇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軍委副主席,粟裕為中央軍委第二副總參謀長。據云,1955年評軍銜時,劉少奇曾力薦粟裕評元帥,未果。


作家張雄文言,粟裕與林彪,可謂一時瑜亮,常常令人有「千載誰?堪伯仲間」之感。戰爭年代在指揮所,林彪與粟裕均喜倒騎椅子,雙手趴在椅背上看地圖。時人謂兩人均沉默寡言,性格脾氣相同。林彪向來孤傲,而對粟裕則十分器重。建國後某日,林彪談起粟裕喜形於色,曰:「南昌起義之後,從南征路上開始,及至井岡山時期,就數我們兩個打得好。」吳法憲回憶:「林彪這個人自視甚高,但他非常看重粟裕,很重視粟裕的意見和建議。」林彪之女林立衡亦回憶,林彪在高級別的軍事幹部中,與粟裕來往較多。


蘋果用戶支持請掃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文史 的精彩文章:

王必成:粟裕的大陰謀,就是「大」和「謀」
張雄文|粟裕與饒漱石的離合往事

TAG:掌上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