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題詩一首卻被和尚擦掉,登基後問詩還在嗎?和尚該如何回答

朱元璋題詩一首卻被和尚擦掉,登基後問詩還在嗎?和尚該如何回答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天生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投奔軍旅之前,他只是皇覺寺的一個和尚,然而一旦掌兵,朱元璋就展現出無與倫比的軍事才能。除了善於帶兵打仗之外,朱元璋也酷愛作詩,他做的詩豪邁奔放,氣勢磅礴,透露出一種帝王俯視天下蒼生的英氣。

比如朱元璋寫的《詠雪枝》:雪壓竹枝低,雖低不著泥。明朝紅日出,依舊與雪齊。再比如《詠菊花》: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朱元璋雖然小時候讀書不多,然而這位帝王卻深知讀書的益處,所以在帶兵打仗的閑暇時刻,朱元璋都手不釋卷,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並抽空拜訪各地著名的文人隱士,與他們探討治國之道。另外由於朱元璋出身佛門,每攻佔一地,他也特別喜歡獨自一人前往古剎寺院,聽高僧講道。

潘陽湖大戰後,朱元璋戰勝陳友諒,取得了江南的控制權。但在這一場大戰中,朱元璋也差點命喪黃泉,多虧身邊勇士的捨命保護,才化險為夷。大戰過後,朱元璋聽說附近的不惹庵寺有位高僧,就決定獨自一人前往拜訪。在談經論道中,寺廟主持看他衣著樸素,眉目間煞氣凝結,說話談吐之中又帶有一股至高無上的豪邁氣息,覺得他絕對不是一般的人物,於是在談話中,就多次藉機打探他的姓名,家住何方。朱元璋本來是想和主持談論佛道的,結果被主持不住的追問姓名,心中頓時不爽。在黎明臨行時,朱元璋一時興起,提筆在牆上寫下一首詩:殺盡江南百萬兵,腰前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漢,只顧嘵嘵問姓名。

主持早晨起床後來問候朱元璋,卻發現已經人去房空,當他看到房間牆壁上的題詩後,嚇的大驚失色,趕忙差人擦掉了這首詩。朱元璋建立明朝登基做皇帝後,專門將自己寫過的詩詞收集在《御制文集》中,當他想起在不惹庵寺的題詩時,就差人將不惹庵寺的僧人召至南京,問他們當年寫在牆上的詩還有沒有。此時讓擦掉詩的主持已經圓寂,僧人們不敢說瞎話,就如實說此詩已經被擦掉了。

朱元璋聽後非常不高興,就要遷怒於這些僧人,幸好僧人中有一個比較機敏,說主持圓寂時,曾為陛下留詩一首,詩曰:御筆題詩不敢留,留時只恐鬼神愁。常將法水輕輕洗,猶有餘光射牛斗。此馬屁詩拍的恰到好處,朱元璋聽後轉怒為喜,就釋放了不惹庵寺的所有僧眾。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馬屁如果拍的好,確實可以逢凶化吉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韓非讀史 的精彩文章:

叛將走投無路問家奴該怎麼辦?家奴悄悄走到背後,對頭就是一刀
唐朝名將李靖文武雙全,為何一上朝就木訥不善言辭?原因四個字

TAG:韓非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