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極變暖,影響的不止北極熊

北極變暖,影響的不止北極熊

科普之家

北極變暖除了導致可愛的北極熊食不果腹,還會影響到生活在亞洲大陸的我們。

前段時間,「熱」成了北半球的關鍵詞,從歐洲到北美,各地異常高溫的新聞屢見不鮮。

「全球變暖」撥弄著政客和氣象學家的神經,置身於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我們每個人也都有切身的感受。然而,全球變暖速率最快的地方,不是被沙漠覆蓋的中東或者非洲,而是離我們相距遙遠的冰雪之國——北極。

前幾天,北極圈內出現罕見高溫,一度達到32℃,迅疾在全球社交媒體上刷屏。據報道,這個新聞的主角是挪威北部一個位於北極圈內的叫班納克的氣象站,以往此地20多度的夏天在今年突破30度。

儘管班納克所處的位置遠離北冰洋地區,並非北極熊生活的區域,但還是把北極變暖、北極熊滅絕等這些「老」話題帶到了公眾眼前。

為什麼全球變暖在北極地區表現得這麼明顯呢?那是因為北極對於氣候變化的響應異常敏感,它的增暖幅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我們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北極放大效應」。而北極變暖在地表面的變化最為強烈,受此影響北極海冰正在不斷減少。每年9月的海冰覆蓋範圍為全年最小,過去幾十年這一覆蓋範圍減少了近50%,北極海冰的快速減少引起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儘管海冰減少,有助於北極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通航期的延長,給人類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然而,北極的霸主——北極熊並不樂見於這種現象,北極熊的游泳距離是有限的,尤其是小熊。隨著海冰覆蓋範圍的不斷減少,北極熊的捕食範圍也相應地不斷萎縮,嚴重地影響了北極熊的棲息和繁殖。

筆者曾於2014年和2017年前往北極高緯度浮冰區進行基礎科學考察,那時候北極熊的身影平常已經很難得見,有幸偶爾看見了一隻母熊帶著兩隻幼熊在海冰上緩行,很快就發現它們瘦骨嶙峋,完全沒有北極霸主勇猛的風采。從這個角度講,網友們對北極熊滅絕的擔憂也在情理之中,北極變暖的確在影響北極熊的生存。

北極變暖除了導致可愛的北極熊食不果腹,還會影響到生活在亞洲大陸的我們。科學研究表明,北極巴倫支海海域秋季的海冰減少和溫度升高,導致亞歐大陸——遠東地區冬季的異常偏冷。具體就中國而言,在冬季巴倫支海海域的反氣旋性氣候異常可以將更多的北極冷空氣帶到亞洲中部,導致東亞寒潮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都有所加強。

同時,北極變暖導致的海冰減少,有可能會導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儘管這個影響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但是最終也會對我國沿海的海洋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

對於全球變暖的歸因問題,科學界正在努力探尋。政府間也簽訂了「巴黎氣候協定」來約束各個國家的碳排放。作為個人,我們的影響是很小的,但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地球村」的概念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同,「從我做起、低碳出行、節能減排」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內化的一個習慣。

陳志昆(科普學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