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朝之後的王朝為何打不過游牧民族?是因為王朝都不如唐朝嗎?

唐朝之後的王朝為何打不過游牧民族?是因為王朝都不如唐朝嗎?

在中國古代,每一個朝代都非常注重對於邊疆領域的守衛布置,因為在國家的周邊範圍內,總會有一些滅不掉的,拔不掉的「釘子戶」——北方游牧民族,他們的存在,一度威脅著每個皇朝周邊的安危,令高高在上的皇帝不敢掉以輕心。

不過很幸運的是,和幅員遼闊的中原大地相比,北方那點不毛之地,在社會經濟發展上面,根本就趕不上中原大地。尤其是在唐朝之前,中原和游牧民族之間的經濟差距尤其之大,雙方要比拼起來,在軍糧,在人力物力上面自然中原要更勝一籌。所以在唐朝之前,雙方對戰,落敗的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

但是奇怪的是,在唐朝之後,這一個結局被調轉了過來,中原是節節敗退。首先是宋朝,遭遇遼國,金國,蒙古的洗禮之後,徹底從歷史的舞台退去。後來雖然明朝崛起,重新從蒙古人手中拿回中原政權,但好景不長,很快又被滿清政權取而代之。堂堂經濟大國,為什麼會落得如此慘敗的下場?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眾所周知,兩國之間打仗,並不僅僅依靠經濟實力,重要的還是得看軍事實力。如果在經濟和軍事上面二者兼備,綜合實力自然翻倍,這一個國家就很有可能成為取勝的一方。

雖然上面說了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並不如中原的好,但是人家在軍事實力上面卻是每年遞增。聰明的游牧民族,利用他們在軍事實力上面的優勢,來掩蓋經濟上的不足,在揚長避短的基礎之上,最終打開了中原的大門。在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標誌,直接決定了游牧民族是否可以打贏中原。那就是騎兵武器裝備的誕生。

眾所周知,北方游牧民族擅長騎馬,多數以騎兵形式出戰。在唐朝之前,由於游牧民族的騎兵沒有裝備,只是人馬肉搏上陣,穩定性不高,而且不能衝鋒。但是在唐朝之後,隨著軍事能力的提升,馬鞍和馬鐙出現了,進一步的增強了游牧民族騎兵的技術,穩固性大大提高,騎兵在衝鋒陷陣爆發出更強大的戰鬥力。

對比之下,中原的兵力大多數是步兵,面對來勢洶洶的騎兵,就算人數多又怎樣?還是被打得落花流水。北方游牧民族正是通過後期軍事裝備的提升,有效的強化了騎兵的實戰能力,最終成為旗開得勝的秘密武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史望今 的精彩文章:

TAG:觀史望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