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一生鞠躬盡瘁,為何死後還被萬曆皇帝抄家?原因只有12個字
在明朝電視劇中,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劇情,張居正死後被抄了家。在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一書中,他這樣描述張居正,「張居正本身就是一個令人感情激動的題目。」
黃仁宇說的感情激動,主要有兩件事:一是張居正生前一番勵精圖治,奮發有為,解除了明朝政治經濟危機,一度促成了「萬曆中興」局面的出現;二是死後被抄家問罪。
不僅是明朝,即使到現今,在長達400多年的時間裡,張居正死後被抄家,一直是人們熱議的重點。萬曆十二年四月,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突然翻臉不認人,下旨抄張居正的家,此時距離張居正去世還不到兩年。
要知道張居正一生鞠躬盡瘁,萬曆皇帝為何要死後報復?明朝律法規定,抄家罪行主要有三點:謀反,叛逆,奸黨。當萬曆皇帝下旨抄家後,正直大臣左都御史趙錦上疏提出異議,認為張居正「未嘗別有異志」。
皇帝要辦你,何愁找不到理由?萬曆皇帝認為張居正「專權亂政,罔上負恩,謀國不忠」,他用這12個字給張居正定了性。萬曆皇帝認為自己還寬大了,「本當剖棺戮屍,念效勞有年,姑免盡法,伊屬居易、嗣修、順、書都永戍煙瘴。都察院其榜居正罪狀於省直。」
回顧這一段歷史,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張居正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政治家,但不是一位合格的帝師。」在教育萬曆皇帝時,張居正不是一個好老師,但他堅信「嚴父出孝子」。
萬曆皇帝年幼時,對張居正很是畏懼,背誦《論語》時,偶爾背錯。只要張居正一聲背錯,萬曆皇帝就會嚇得一跳。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地恨,在一個近乎苛刻的嚴師教育下,學生都會逆反,萬曆皇帝也是如此。
當然,萬曆皇帝支持張居正掌權處理朝政,也是迫不得已,更是從朱氏天下自身利益的考慮。一旦張居正去世,就沒有了任何利用的價值,「追仇張居正」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正因為此,「明之亡實亡於神宗」成為後代史學界比較認可的觀點之一。萬曆皇帝推翻了張居正的成功改革,實際上是推倒了明朝的未來。當崇禎皇帝幡然醒悟,為張居正恢複名譽時,一切都來不及了。
參考資料:《明神宗實錄》、《明史》


※晚清爆發了一場奇災,老百姓稱兩百多年未見,造成一千多萬人慘死
※李世民殺掉弟弟李元吉,為何還霸佔他的老婆?專家:實屬正常現象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