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寧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後記

寧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後記

對《世說新語》的特殊興趣是從上大學的時候開始的。後來的許多研究工作也都與之有關。1996年,我申報的教育部95社科規劃項目「六朝小說的文化研究」獲得批准,其中關於《世說新語》的文化研究再次成為我繼續深入思考的問題。嗣後,1997年,我又以在職的方式,師從孫昌武先生攻讀博士學位。孫先生與我研究商定的博士論文題目就是以《世說新語》的文化研究,特別是精神史方面的研究為學位論文的選題設想。經過三年的工作,終於於2000年完成論文,並順利通過了學位論文答辯。後來又在答辯委員會及各方人士提出意見的基礎上,反覆進行了修改。於2002年基本定稿,並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列為「博士文庫」出版。

對我來說,每次對《世說新語》的思考都會有新的收穫。然而這一次給我感受更深的,不僅是對《世說新語》中魏晉士人人格精神的全新認識,更為重要的是,它使我在思考魏晉士人人格精神的同時,也開始深入反思我本人乃至於整個當代學人的人格精神。其中許多會心之處,將永遠成為我今後人生道路的營養和啟迪。由此我也聯想到,學術研究對於研究者本人的人生啟迪,或許是研究者容易忽略並值得關注的一個方面。

在本書付梓之際,首先要感謝導師孫昌武先生。他以他廣博的學養和寬厚的人品,為本書的寫作增添了本來缺乏的光彩;感謝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及論文評議各位先生的悉心指導和熱情鼓勵;還要感謝南開大學出版社,尤其是肖占鵬社長、丁福元總編、元青副總編、薄國起先生、丁沙齡先生等。他們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本書的出版在效率上令人讚歎。

(敏澤先生)

(卞孝萱先生)

尤為使我感動的是,多年來在人品和學品方面令我仰慕已久的學術前輩敏澤先生和卞孝萱先生。他們數年來不僅對我的學問和做人悉心指教,而且這次本書付梓之際,又以八十以上高齡,欣然為本書作序。這種鼓勵和垂青是我用語言難以盡表謝意的,惟有以他們希望的做人和做學問的實績來報答他們。

(劉葉秋先生)

最後我要提到的,是我的碩士學位導師,已故的著名學者劉葉秋先生。是他把我引入到《世說新語》的研究領域,並在嚴謹治學方面為我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但願先生看到此書問世,能含笑於九泉之下。

寧稼雨

2003年3月3日於南開大學

*********************************************

《魏晉士人人格精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

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寧稼雨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雨書屋 的精彩文章:

寧夏行·尋訪《滿江紅》「踏破賀蘭山缺」故地
寧稼雨:雅雨書屋近得師友贈書十七種

TAG:雅雨書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