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百年陶枕 愛國者至死不忘「五九」國恥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揭秘百年陶枕 愛國者至死不忘「五九」國恥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原標題:揭秘百年陶枕 愛國者至死不忘「五九」國恥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藏品


【五九國恥紀念陶枕細節圖 藏拙居藏品 】



五九國恥紀念陶枕側面圖 】


【五九國恥紀念陶枕銘文細節圖 】


關於本藏品的新聞報道


揭秘百年陶枕 愛國者至死不忘「五九」國恥


?中國黃茶網(yyzzt.com) 2015年07月25日 作者:喻莎 來源:中國汨羅網 mlnews.gov.cn


1915年5月9日,袁世凱答應了日本無理的「二十一條」要求,承認了日本享有原德國在山東的全部特權,該日成為「五九」國恥日。「五九」國恥紀念日,是中華民國建立後第一屈辱的國恥日。這個由中日「二十一條」簽訂,引發的國恥紀念日,是從民間自發紀念開始的。

近日,汨羅紅色收藏家彭彪收了一件用於陪葬的陶枕,枕頭一側刻有「五九國恥紀念」字樣,透露出死者至死不忘國恥的愛國情懷,也讓我們知悉了烽火歲月中民眾紀念國恥的一種特殊形式。


陶枕做工粗糙 可能是冥器


在彭彪家中,筆者見到了這個有著特殊意義的陶枕。陶枕高10公分、寬13公分、長27公分,枕身呈青灰色,枕頭底部為空,形狀似棺材。枕頭兩面均刻有壽字花紋,一面壽字花紋較簡單,另一面的壽字的四角各有一隻蝴蝶,壽字兩旁還刻有「元寶」二字。



由此可以判斷此物件為一件冥器。」彭彪分析,一般日常用的枕頭做工比較精緻,考慮到舒適度和美觀度,多制瓷枕作為寢具。而這個陶枕做工粗糙,製作成本低,不太可能用於日常生活。從枕頭上所刻花紋來看,只帶壽字的花紋多用於陪葬品,所以這件陶枕極有可能是冥器,因為實用器上的花紋,一般用壽字配蝙蝠,寓意福壽雙全。

或是私人定製 至死不忘國恥


值得注意的是陶枕的兩側。一側刻有「五月九日國恥紀念 拙生題」字樣,字體剛勁有力,頗有篆書的味道,文字周邊刻一圈回形紋。枕頭上的字刻得很深,歷經多年,字表雖有磨損,但字跡仍清晰可辨。看得出來,匠人在枕頭上刻字時力道有多重。


彭彪凝視著枕頭推測,陶枕包漿非常老舊,符合抗日時期的時代特徵。製作時間應該就在1915年5月9日以後,流傳至今也有近百年歷史了。當年,老百姓抗日情緒高漲,民間出現了各種紀念五月九日的形式,但像這樣製作成枕頭帶進棺材裡去,至死不忘國恥的形式並不多見,可見民眾對日本侵略中國的痛恨和愛國情懷。


刻字的一面題詞落款為「拙生」,是一種謙虛的自稱。由此推測,枕頭應該是死者生前找人專門定做,可以說是私人定製了。

所有者極可能為愛國隱士


有意思的是,枕頭的另一個側面刻了一幅畫。畫面只有寥寥幾筆,一個衣袂飄飄的人,撐起一根竹竿,立於竹排上,在江水滔滔中撐船前進。


這樣的畫面是不是代表死者生前的職業與漁夫、船夫有關呢?


「結合枕頭上刻畫的其他信息,死者生前很可能是個極有愛國精神的隱士。」彭彪認為,從落款的自稱說明,死者文化程度比較高,而且紀念五月九日的方式如此特別,感覺有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不大可能是漁夫、船夫等平常百姓。


因為陶枕是彭彪從古董市場買來,不知轉了多少道手,陶枕上也沒有對死者的記載,到底此枕歸誰所有,無人能知。彭彪也只能憑藉自己20多年研究抗日紀念品的經驗猜測:「很有可能是當時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物,隱居在山水之間,看似閑雲野鶴但依舊關心國事,看到國家受到侵略,憤慨非常卻無能為力,至死念念不忘國之恥辱,留下念想來世再報罷了。」


(所用物品為本人所有,文章摘自:http://www.yyzzt.com/html/yxzs/ZiShaWenHua/5596.html)


五九國恥 1915年5月9日,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 經過與日本達105天的談判和周旋之後,被迫接受日本《二十一條》中的十二條內容之事件。條約簽訂後,全國教育聯合會決定,各學校每年以5月9日為"國恥紀念日"舉行紀念,藉此警勵國人毋忘此日,誓雪國恥這一天被民眾稱為"國恥日"。另有以日本提出的最後通牒日期5月7日為國恥紀念日。

本文版權歸作者彭胡灣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紅色收藏館文章已開通全網維權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色收藏館 的精彩文章:

1945年慶祝抗戰勝利郵票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七七事變80周年祭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TAG:紅色收藏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