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浙江小村莊發現崇禎皇帝聖旨,主人公掘李自成祖墳,慘被五馬分屍

浙江小村莊發現崇禎皇帝聖旨,主人公掘李自成祖墳,慘被五馬分屍

原標題:浙江小村莊發現崇禎皇帝聖旨,主人公掘李自成祖墳,慘被五馬分屍


「六月六,曬聖旨」,每年的這個時候,浙江省淳安縣汪家橋村都會舉辦曬聖旨祭祖的傳統習俗。淳安縣汪家橋村發源於安徽歙州歙縣,目前已經發展成有900多人口的大村。而這個村子的得名以及曬出的聖旨,都和明朝時期的一位著名大臣有關。他就是曾任崇禎年間陝西總督的汪喬年。


汪喬年,字歲星,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人。公元1622,他高中進士,隨後任刑部主事。在母親去世之後,汪喬年一度回老家丁憂。公元1629年,汪喬年丁憂後,被授予工部郎中的職位,但在工部幹得實在太突出,不久就升任青州知府。父親死後,汪喬年再次丁憂,其後出任平陽知府,又調任陝西右參政。從此之後,他就在陝西紮根,不想也是在陝西壯烈殉國。


汪喬年為官清廉,刻苦自勉,當官的時候只帶兩個僕人,從來不帶家屬,這點和袁崇煥很像。明朝末年,各地的農民起義不斷,陝西算是重災區。為了替國分憂,汪喬年也時刻準備在軍事上建功立業,休息的時候,他總是騎馬奔跑,練習射箭,還不顧身份,在野外睡大覺,磨鍊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



公元1641年,汪喬年被提拔為右僉都御史,巡撫陝西。當時的陝西總督是傅宗龍,時不時兩人都在為時局擔心,討論如何當抽拉丁兵,湊集糧餉。不久之後,總督傅宗龍與李自成在項城大戰,不幸中了李自成的埋伏,壯烈殉國。汪喬年為之流淚,並說「沒有人可以平定賊寇」了。傅宗龍死後,崇禎帝頒發詔書,任命汪喬年為兵部右侍郎,接替傅宗龍。升了官,兵部的檄文也接踵而至,催促汪喬年儘快出關作戰。

公元1642年正月,在掘了李自成的祖墳之後,汪喬年率領總兵賀人龍等出關。當時,左良玉打下了被起義軍攻佔的臨潁並繳獲大量物資。李自成聽聞消息,勃然大怒,放棄攻打開封,轉而來戰左良玉。左良玉隨後率軍退守郾城。汪喬年於是率領一萬精兵晝夜兼程,趕往郾城。


二月二日,汪喬年抵達襄陽,把賀人龍等兵分三路,靠向郾城。他本人則駐在襄陽,李自成見狀,趕忙率農民軍救襄城。賀人龍等三個大將逃之夭夭,起義軍趕到,三個大將都逃了,左良玉陷入農民軍的包圍之中,他手下的士兵僅剩下一千餘人。



農民軍挖地道、埋炸藥,戰鬥異常激烈。手下勸說汪喬年棄城而走,可他卻說:「你們怕死,我不怕死。」十幾天後,襄陽被攻破,汪喬年在自殺未遂後被俘。李自成讓他下跪,汪喬年不肯並大聲叫罵。李自成先後挖掉他的膝蓋骨、舌頭,並砍下汪喬年的手指。汪喬年最終被五牛分屍而死,臨死之前,他望北而拜。

可見,明末崇禎年間,還是有一批忠貞體國、堅貞不屈的大臣的,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夜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上司被捕入獄,這位官員連續自殺9次都沒死,卻把自己老婆給殺了
為籌措軍餉,曹操選擇盜墓,劉備卻選擇這麼做,太高明了!

TAG:深夜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