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市後7成破發,互金公司上市是好的選擇嗎?

上市後7成破發,互金公司上市是好的選擇嗎?

14家上市,10家跌破發行價,這對還在排隊上市的21家互金公司來說,似乎不是好消息。

文 | 靖聆

美國當地時間8月10日,汽車金融服務商微貸網在SEC提交招股書,申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掛牌上市,計劃通過此次交易籌集最多1億美元資金。

年以來,互金行業不斷有平台上市的消息,據金評媒(ID:JPMMedia)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有21家平台在排隊等待上市,或有上市念頭,但平台上市會是好的選擇嗎?

金評媒製圖

拿什麼敲開資本方大門?

目前,已經遞交IPO招股書的互金企業有微貸網、品鈦、凡普金科、天逸金融、WeLab(我來貸)。

這5家公司各有其獨特的業務發展模式,不過強科技是他們的共同話題。

其中,微貸網是中國第一家採用「抵押登記+GPS系統」形式的汽車抵押模式,主營業務為汽車金融服務,截止2018年8月11日,累計成交額突破2002億元。

品鈦是一家主要為B端提供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的公司,區別於以提供C端信貸和理財業務為主的平台,其收入主要由B端客戶貢獻,技術服務費的收入佔比超過七成。

凡普金科專註於借款撮合業務,並提供其他個人借款服務,包括POS消費分期服務和汽車融資服務。目前產品包括P2P平台愛錢進、現金借款APP錢站、量化投資分析服務平台會牛、消費分期平台任買、凡普快車等。

天逸金融自主研發線上保理平台,打造供應鏈金融服務生態系統,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解決方案。

港產金融科技公司WeLab主要為工薪族、個體工商戶、傳統金融機構、運營商、移動互聯網平台等提供智能金融服務,幫助缺乏傳統徵信數據的用戶建立信用體系。

此外,PPmoney、愛投資、91科技公司負責人已經公開表示公司有上市的計劃,有的平台已經在上市的籌備過程中。

上市是否為最佳藥方?

目前國內已有14家互金公司上市,除了2015年在美國上市的宜人貸之外,2017年至今,在境外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就有13家,除了直接赴美、赴港IPO上市,也有平台選擇在國內資本市場整合併購,借殼完成曲線上市。 這些率先赴境外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都是行業的佼佼者,在品牌推廣與資本運作上無疑佔有先發優勢,但海外投資者也不是統統買賬。

已上市互金公司一覽表截止日期:2018年8月7日數據來源:choice這14家公司股價表現差距大,其中有10家跌破發行價。截止2018年8月7日,相對於發行價,信而富、趣店、拍拍貸、易鑫集團跌幅在60%以上。與去年集中去美股上市不同的是,今年更多平台選擇赴港上市,目前已有5家互金公司在港股上市,還有3家提交了赴港IPO招股書。

51信用卡副總裁魏建鵬表示,

香港上市門檻較低,中外結合的投資者群體更容易理解公司業務模式,並且「同股不同權」等利好政策出台是赴港上市的優勢。

對於互金公司上市潮,業內人士也表示,

網貸平台爭取上市機會,一方面通過上市開闢股權融資渠道,也為原有股東提供退出通道,另外一方面上市還能為平台背書增信,以便獲得監管認可,也藉此機會增加品牌效應,降低獲客成本與營銷成本。

但互金公司上市似乎也沒那麼容易。雖然國內用戶更容易理解互金企業發展模式,而且A股估值相對較高,流動性也好,但境內對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更高,再加上政策方面的限制,多半盈利虧損的互金企業在內地上市基本無望。

那麼,網貸平台赴港IPO就容易嗎?

冠群馳騁CEO劉廣東表示,

在嚴監管背景下,平台發展會越來越規範,接下來平台的利潤可能會大幅縮水,平台利潤基本會降低60%-70%。

如果不能向投資者表明有持續盈利能力,那平台無論到哪裡上市可能都會受到質疑。

此外,針對港股上市,魏建鵬也表示過類似的顧慮:

「相比美股,港股上市的合規要求更嚴格,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請後就會披露出來,自此公司面臨很大壓力,並且在港股上市的估值通常低於A股,流動性可能也不如美股和A股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網貸平台有這三個特徵,將暴雷!」
嚴監管P2P催收手段由明轉暗 提成最高可50%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