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自己的身體,雖然改變了法律,卻是「日本之恥」!
回復《日本之恥》獲取汁源!
文章來自網路
最近一段時間,反性侵的「MeToo」運動再度席捲了國內的社交媒體。
這次的涉案人是資深媒體人章文。
這位曾經歷任新華社《環球》編輯部主任、《中國新聞周刊》編委、《新世紀周刊》副主編的著名公共知識分子,卻可以堂而皇之地對當事人發出了恬不知恥地威脅話語:
你永遠擺脫不了做我女人的命運,我上過100多個女生...
隨著章文被曝光,性騷擾,這個女性揮之不去的陰霾,如今從學界、公益圈,再到了媒體圈,越來越多的「章文們」開始浮出水面.....
這一樁樁一件件醜聞讓震驚著大眾的三觀,但更憤怒的還有事件曝光之後的種種亂象。
處於輿論風暴眼的章文不僅矢口否認,甚至還倒潑一盆髒水,稱對方離過婚,暗示對方私生活不檢點。
面對那些寫匿名舉報信的姑娘,圍觀的看客們又是操著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的無恥論調,一邊質疑姑娘的動機。
每次看到這樣的輿論風波,小編都會忍不住憤怒:
施暴者沒能得到受到任何法律的制裁,而受害者反而成了被評頭論足的談資。
是不是很諷刺,然而這種現狀,卻依然在很多自詡為現代文明的社會中,真實發生著。
而最近BBC的一部紀錄片,恰好就揭露了這種文明社會之恥——
日本之恥
Japan"s Secret Shame
這部紀錄片於今年六月上線,隨即在日本社會引發了輿論熱議。
爭議的焦點既源自於紀錄片的標題,同時也是因為它記錄了一樁轟動全日本的新聞案件。
案件的焦點人物正是海報中央的女孩。
女孩名叫伊藤詩織,性格開朗,十分貌美。
事發在2015年,她正在華盛頓留學。
在酒吧打工時,她偶然結識了日本電視台駐華盛頓的代表山口敬之。
山口敬之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密友,曾為他撰寫了傳記,在日本新聞界享有盛名。
年輕的伊藤詩織為能認識這樣的大人物而高興。
之後,她發郵件詢問山口敬之是否招收實習生。
山口敬之給了她崗位推薦,並就辦理工作簽證等其他工作事宜。
近期會飛東京,順便見伊藤詩織一面。
但他們見面後,山口敬之對工作隻字不提。
他們在一家壽司店坐下,伊藤詩織說她只是喝了很小一瓶酒,就感到非常眩暈。
局外的我們一看就明白,可能是被下藥了。
但在日本那個既禮貌又冷漠的國家,大家很少去關心其他人,伊藤詩織最後的記憶是在衛生間洗了一把臉。
而當她醒來時,她已經在山口敬之的酒店客房裡,成了逃不掉的待宰羔羊。
事發後,她堅決要為自己討回公道,決定向性侵者山口敬之提起訴訟。
然而沒想到的是,這樁訴訟案件卻將這位柔弱的女孩,捲入了一場更大的輿論風暴當中。
在日本社會當中,「性」處在一種極為兩極的文化壁壘當中。
一方面,日本作為一個擁有著全世界最發達性文化的國家,街頭路邊的便利店,都隨處可見各種露骨的色情雜誌。
隨處可見的女僕咖啡廳、兔女郎店,你可以在日本購買到任何你想到的性服務。
而另一方面,與開放的性產業截然相反的,卻是日本民眾對於性侵持有諱莫如深的態度。
甚至在他們的文化當中,女性被從小教育不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要具備忍耐的品質。
即使遭遇性侵時,她們也因為覺得這種事情過於羞恥,而選擇保持沉默。
根據一份數據表明,英國向警察報案的強姦犯罪每百萬人就有510件,但在日本每百萬人只有10件強姦指控備案。
這可不是因為日本的性犯罪率低,而是因為太多數受害者,羞於將性侵這種事擺在檯面上。在看這部紀錄片之前,小編也很難想像:
在日本這樣早已被視為現代文明的發達國家中,性侵案件的最低刑罰竟然會低於盜竊,人們甚至從來不把性侵犯犯罪當成一回事。
日本民眾依舊普遍認為:除非是陌生人對你進行攻擊,你予以反擊並在過程中受傷,否則就不構成犯罪。
如果性行為發生在兩個認識的人之間,那就不可能是強姦。
what?認識的人,那得熟到什麼程度啊。
山口敬之作為公眾人物,也就此時在政治訪談類節目上作過公開回應。
伊藤詩織喝醉了,我不能不紳士的把她丟在地鐵站,況且還有工作要談,我不得已把她帶回我住的酒店。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在日本文化認知中,男人可以將女人物化。
在日本情色作品中也常見這樣的主題,女性表示拒絕,男性加以強迫。
這些文化灌輸浸染著日本男性民眾,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景——
我呼吸不到空氣,他壓在我身上,我用日語求他停下,反而取悅了他。
在英美「拒絕就是拒絕」,但在日本「拒絕就是同意」。
what?拒絕也是同意,那什麼是真正的拒絕?
人們普遍認為:女性表達自己的觀點是「非女性化」的行為。
小編我瞠目結舌,不斷地被衝擊著認知,伊藤詩織在事發五天後前去報警,她唯一的要求就是找一個女警察訴說。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她的淚水沒有停過,女警表示很同情,但是卻無法幫她立案。
因為她是交通管理部門的。
在日本,女性警官的佔比只有8%。
伊藤詩織抗住了對男性警官訴說案情,重現案件經過依舊是全世界此類案件的難題。
也有活動家認為這無疑是二次侵犯。
立案後兩個月,警方掌握了酒店監控錄像,證人證詞,伊藤詩織衣物上的DNA,以及對山口敬之的逮捕令。
就在準備實施抓捕時,警方接到一位高級長官的電話:不得逮捕山口敬之。
案發一年半後,檢察官以證據不足駁回起訴。
2017年5月,伊藤詩織決定站在公眾面前,公開她的指控,這無疑是對幾個世紀以來的傳統發起的挑戰。
孤注一擲,風險巨大。
伊藤詩織的妹妹也不明白姐姐的瘋狂: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公之於眾,隨之而來的是大批的報道與各種言論。
甚至她家人的照片也被挖了出來。
在日本,人們傾向於掩蓋不光彩的事情,公開太羞恥了。
日本從中國學會了「家醜不可外揚」,卻少學了「敢作敢當」。
敢做不敢當,才更羞恥吧。
由於山口敬之的身份,這件事情迅速被染上政治色彩。
有節目公開議論這件事情,有女漫畫家把伊藤詩織描繪成「拿身體騙取工作」的危險女人。
更有女議員稱:男性才是受到巨大傷害的一方。
在男權社會徹底跪下來的女人就長這樣吧?氣的我直捶桌子。
2017年9月,伊藤詩織的上訴再次失敗。
這回到影片一開始,山口敬之回復伊藤詩織的那封郵件:想告就去告吧,你不可能贏的。
伊藤詩織再次上訴失敗後,甚至有節目公開慶祝山口敬之的「重生」。
伊藤詩織不想就這麼認輸,刑事訴訟行不通,次月她又提起民事訴訟。
接著,伊藤詩織成為了一名反對性侵犯行為的活動家,在各個大學義務演講。
在一所大學的調查中,有11%的人認為喝醉酒代表著對性行為的許可,有63%的人認為親吻代表著對性行為的許可。
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日本青年認為,接吻下一步就可以是開房?
上智大學的教授也認為:日本在關於生命是性行為的許可方面,是極其失敗的。
如果你生長在日本社會,每個人都曾經歷過性暴力或性侵犯,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了這點。
因為兩個認識的人發生關係,就不算。
不管其中一方如何拒絕反抗,因為這隻會激起另一方更大的慾望。
拒絕是同意,接吻能開房,這樣的社會潛規則讓很多女生深受其害。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二次元大國,任何地方都能看見扎著雙馬尾,身穿水手服的動漫少女,甜美乖巧的女僕。
偶像也同樣走清純可愛風,這絕對是犯罪的導火索。
還有一點就是日本校服,從明治維新時的長裙,到已經成標誌的水手服,女生的裙子是越來越短,即使濕冷的冬季也只有短裙。
而且小時候還不能穿打底褲禦寒,說是鍛煉勇敢堅強的意志,堅強了沒有我不知道,但我始終擔心的一點倒是真的。
上下學,坐公交,咸豬手出現在每一個日本女生的記憶中。
有時候就會這樣,我們是高中女學生。
即使作為男生,看見自己的女性朋友被性騷擾,他還是不敢出面制止。(你冬天穿短褲磨鍊的勇敢呢?)
性騷擾讓所有女性遇害,在是否認識經歷過強姦的人,又有一半的學生中招。
這個同樣性犯罪高發的國家,他們卻用隱忍「解決」這一切。
2017年12月,民事訴訟第一次庭審,伊藤詩織得到了很多女性的支持。
還包括遠方的民間組織寄來的加油卡片。
伊藤詩織的案件也讓反對黨抓住了機會,向首相發問。
日本的確有了改變,雖然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2017年,全日本首家支援性犯罪受害者的基金會成立,政府為基金會資助了一百萬英鎊。
雖然僅有日本一半人口的英國,在該項事務上的花銷是日本的四十倍。
雖然每20萬人就應該有一個強姦危機中心(應約有635個中心),而日本只在41個地區建立了該機構。
時隔110年後,日本議會首次對強姦法案進行了修改。
12月的日本落葉滿地金黃,從法庭出來的伊藤詩織眼眶含淚,半年前,她是多麼的不知所措。
但是她絲毫不後悔這麼做。
山口敬之沒有出席第一場聽證會,他堅稱自己是無辜的,並強調伊藤詩織的訴求已被法院駁回。
但影片結束在:民事案件仍在繼續。
對整件案子以及折射出的日本民眾的普遍思想,小編不想多說什麼。
我只想說「拒絕就是拒絕」對於哪個國家都一樣。
人和物品最大的區別是拒絕,人和其他動物的明顯區別是語言。
如果一個人不會拒絕,或者拒絕被剝奪了應有的作用,那麼他就被剝奪了人的基本權利。
一個被剝奪權利的社會,不值得為之隱忍維護你本就沒有的人權。
伊藤詩織敢於把自己的事情公之於眾,也有越來越多的受害者私下聯繫她。
她們相信一滴水不足以改變,但聚集起來就可以掀起海嘯。
我也相信。
- END -
往期文章回顧


※豆瓣9.0,年度最佳爆款韓劇,這就是「Life」!
※最經典的兒童形象,孩子懂得死亡時,童年也就結束了!
TAG:紅顏秀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