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語錄——做人得「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
最新
08-11
學問最難是平淡,安於平淡的人,什麼事業都可以做。
天堂固然好,但卻有人偏要死也不厭地獄。極樂世界固然使人羨慕,心嚮往之,但卻有人願意永遠沐浴在無邊苦海中,以苦為樂。與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馳。不如兩兩相忘,不執著於真假、善惡、美醜,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遙自在了。
有人不擇手段的創業,經常喜歡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家馬丁·路德的「不擇手段」這句話。但是你要注意,對馬丁·路德這句話,不要只說一半,他是說:「不擇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現在把這句話攔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擇手段」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這就很危險了。
現在的尊師重道,只是一句口號而已,真正尊師重道的人是小學生,我想諸位都有這個經驗,我們的孩子如果在小學念書,回來就開口老師怎麼說的,閉口老師怎麼說的。
歷史上有許多人是見義不為,對許多事情,明明知道應該做,多半推說沒有辦法而不敢做。我們做人也是這樣,「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譬如抽香煙,明明知道這個嗜好的一切害處,是不應該抽,這是「看得破」,但口袋裡總是放一包香煙——「忍不過」。對於許多事,理論上認為都對,做起來就認為體力不行了,這就是「想得到,做不來。」對個人的前途這樣,對天下事也是這樣。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大家從這些話里收穫什麼了呢?歡迎分享!


TAG:國學心語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