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Go-Jek的投資人看亞洲市場:潛力無可限量,關鍵在於做正確的選擇

Go-Jek的投資人看亞洲市場:潛力無可限量,關鍵在於做正確的選擇

安聯投資管理 (Allianz Investment Management, AIM) 為安聯旗下的資產管理分支,主要關注長期保險投資,是全球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和資產所有者之一,目前管理全球專有資產規模為6600億英鎊,成功投資印尼的獨角獸公司 Go-Jek。

安聯亞洲區 CEO 兼首席投資官 Ritu Arora 於2017年2月加入 AIM,擔任投資經理。此前,她是印度 Canara HSBC Oriental Bank of Commerce Life Insurance 的投資主管。

對於亞洲科技領域、亞洲公司估值過高、需要警惕的行業,以及印度的下一個風口,安聯在印度的投資和退出策略,私人投資變現,Ritu Arora 給出了她的答案。

以下為採訪摘要,Enjoy~


你有特別看好亞洲的哪個市場嗎?科技公司——更準確地說是新時代的數字化公司——近來得到了投資人的廣泛關注,但傳統的 PE 和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仍然持觀望態度。安聯是如何看待這個領域的?

亞洲的中產階層在持續壯大,這裡的科技市場會與國際趨勢同步。在其它地區受歡迎的產品有極大可能也會在亞洲取得成功。此外,由於亞洲能在短期內培育優質用戶群,一些技術和服務很容易在這裡得到普及。最近的一個例子是印尼的 Go-Jek,該公司過去四年取得了指數級的增長,在未來幾年裡很有可能繼續維持高增速,安聯近期也收購了其股份。

與此同時,亞洲市場不再滿足於只做追隨者,而是開始在某些領域扮演主導角色,例如中國的手機支付和 APP、共享單車市場,以及一些免疫治療技術的應用。考慮到這一趨勢,亞洲公司的技術和產品有望在本地和國際市場都大獲成功。

宏觀來看,亞洲高度同質化的消費群體、熟練的勞工、當地人對新技術的開放態度,以及該地區互聯網和手機的高滲透率共同為本地科技公司的成功提供了土壤。

很多投資人,包括分析師,都認為亞洲公司的估值高出了全球平均水平。一些人甚至表示亞洲公司的實際潛力撐不起它們的估值。安聯這樣的玩家會擔心估值過高的問題嗎?有哪個領域或行業是你們覺得需要特別警惕的嗎?

我不認為亞洲公司的估值普遍偏高。我們都聽過「韓國低價」(韓國投資者傾向於低估股票價值)的說法,日本公司也常常因為公司管理和結構性問題開展低價交易。

要檢驗一個公司的高估值是否名副其實,一個常用的做法是看它的市盈率與增長比率。以這個標準來衡量,許多高增速的亞洲公司都不存在估值過高的問題。當然,新興公司的一個普遍問題是,許多年輕或小規模的公司過於依賴創始人或家族經營,它們缺乏紮實的增長基礎,很容易受到公司管理層、政府監管、市場競爭格局和/或公司管理問題的影響。安聯等投資機構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確保自己始終押對寶。

另外,高增速也意味著更高的投資門檻。亞洲持續增長的年輕消費群體催生了潛力無限的市場,讓企業紛紛看到了機會。你可以去看看如今的上市公司五年或十年前是什麼狀態,它們大多都實現了2-10倍的收益。這些還都是大公司,而對今天的這些小型初創公司而言,只要選對了領域,未來的增長潛力更是不可估量。投資它們是不是需要很多錢?當然需要。關鍵在於投資人能否辨別創意的好壞。不好的創意自然會失敗,拉低公司整體的收益,從而導致投資門檻突然變高。

但我始終相信亞洲市場的潛力無可限量,關鍵在於做正確的選擇。


對印度的 PE 來說,2017年是最佳的投資和退出時機,這一年的投資和退出數量都創了歷史新高。與前一年相比,2017年創業投資和 PIPE(私人股權投資已上市公司股份)投資的比例翻了幾番,這還是在消費、銀行、金融服務和保險、IT和製造領域的投資都顯著增長的情況下。目前,印度已有250家活躍在一線的基金。在這一大背景下,你認為下一個創造價值的風口是什麼?

總體而言,一個國家出現多個能創造價值風口是件好事。但我認為印度中端和中高端 PE 市場的競爭與以往相比並沒有顯著加大。印度在製藥和商業服務領域一直很強,我們認為這兩個領域的投資會維持在高水平,同時,金融服務、消費品、教育和醫療等服務於中產階層的市場也將有頻繁的投資動作。

消費科技領域的退出案例,如沃爾瑪收購 Flipkart,會提升投資者信心,進一步刺激該領域的投資。同時,隨著政府開始將現有項目變現,我們認為也會有大批資金注入基礎設施領域。收費-運營-收費(TOT)模式已在今年早些時候取得初步成功。房地產市場,包括商業地產,在過去幾年裡也吸引了大量投資。而在借貸領域,新破產法的實施極大地提振了投資者信心,這個市場未來也將得到投資者廣泛關注。


安聯是如何把握印度市場的投資和收益機會的?能幫我們梳理一下安聯在印度的投資策略嗎?印度值得投資的項目多嗎?

對安聯而言,印度是極富潛力且充滿刺激的市場和投資目的地。最近,我們剛以錨定投資者的身份投資了印度第一家私人基礎設施投資信託基金——IndInfravit Trust。我們還與 Shapoorji Group(印度一家企業集團,業務涉及建築、房地產、工程產品和生物技術等)聯手,向印度的一家房地產投資基金投了2.5億美金。印度肯定會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市場,安聯是一家關注長期保險的投資公司,在全球管理著6600億英鎊專有資產,我們也在積極尋找符合公司投資目標的機會。

2000年,安聯就開始關注市場,在認可印度市場增長潛力的同時,我們也一直對它的高估值有所警惕,並且意識到它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市場。因此,我們對印度市場的策略很謹慎。


整體來看,印度有哪些領域的資金已經過剩,哪些又是投資不足的?你認為與 GP 開展聯合投資的最佳策略是什麼?

我看待這個問題的角度不同。印度哪家有潛力的公司是因為缺乏資金而被限制了增長嗎?我認為沒有,所以關鍵還是尋找好的投資機會。

我想判斷某領域資金過剩的一個客觀標準可能是高估值,相應地,投資不足的標誌則是低估值。PE 基金經理要做的是評估某個具體項目的增長潛力和投資收益率,從而判斷它的價值是被高估還是低估了。與 GP 開展聯合投資時,除了出資,LP 還應確保前者有高效的評估方法和清晰的決策機制,以便制定明確的退出時間計劃。

對很多投資人而言, 退出一直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你們如何規劃在印度市場的退出策略?你覺得在印度市場退出難嗎?私人投資機構怎樣做才能更好地變現投資?有觀點認為印度的投資人終於開始收穫回報了,你同意嗎?

作為長期保險投資機構,我們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盈利。隨著投資機構對印度市場愈發關注以及本地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我們相信,在必要時我們可以變現投資並獲得收益。

經驗告訴我們,在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投資人必須足夠敏銳,因為退出的窗口期可能很短,且容易受到政府監管、當地法規和外匯波動等不可控外部因素的影響。考慮到這些,我認為外國投資者應盡量與有投資變現經驗和善於應對挑戰的合伙人共同投資。


印度的中產階層和中下階層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變現基礎,在這一背景下,會有更多的 PE 對印度的消費市場產生興趣嗎?

當然。印度中產階層的壯大、互聯網和手機滲透率的增長,以及莫迪政府提升金融普惠性的措施會為印度帶來許多增長機會。不過,這些機會不會局限於消費領域,也會出現在金融、電信、醫療、物流運輸和商業服務等相關支撐產業。即使沒有大規模投資降低獲客成本,消費市場的滲透率也因數字化得到了提升。未來,該行業的巨大增長潛力將繼續吸引投資。

36氪國際站KrASIA出品,編輯:科殼可氪。

「出海頻道」已經在36氪app上開出來了!將為大家集中地提供出海的好內容(今年會特別聚焦東南亞)。來,跟著小動畫,三步置頂出海頻道,一鍵直達關鍵動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谷歌Safe Browsing開發團隊:幾乎每個網民都中過毒,這是互聯網的悲哀
留住患者的院外數據,「小白健康」用小程序讓你做健康記錄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