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心腦血管疾病,以下幾點不能少!
關注重慶名中醫,關注您的健康
今年立秋仍處在三伏天內,雖然氣溫上升幅度已平緩,但白天還是會燥熱,所以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
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中老年人要謹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夏秋交替,心腦血管病易逞凶
原因一:血管收縮
由於血脂長期沉積,血管內壁形成許多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管腔變窄,秋季由於天氣變冷,血管收縮,會使血管變得更細,引起心腦供血不足,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原因二:血液黏度升高
秋季天氣乾燥,呼吸會消耗大量水分,以至於血液黏度過高,引起血液流通不暢,血管堵塞。
原因三:室內外溫差大
秋冬季節室內室外溫差較大,尤其是進入冬季,溫差若在15℃以上,血管就會劇烈收縮,使血管壁上附著的斑塊脫落。斑塊隨血液流到狹窄的地方就容易堵塞血管。
八點防範不能少
1
防各種感染
導致心衰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因此在秋季一定要特別注意一些感染病。如呼吸道感染(感冒發熱、咽喉炎、氣管炎、肺炎等)、泌尿道感染(女病人多見)等,這些感染都有可能會誘發各種心血管疾病。
2
限鹽,合理飲食
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飲食中過多的攝鹽會引發心臟疾患,但食鹽攝入太少又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會導致另外一些疾病。因此食鹽的合理攝取量非常重要,每天應該控制在5克以內最為適合,而對於一些患病患者來說,食鹽量更是應該減半。
此外,可以多吃紅蘿蔔、冬瓜、玉米、茄子、葡萄、牛奶、豆腐、黑木耳、黑芝麻、黑豆、黑米等,而且要慢慢吃,吃吃太快也可能讓血壓和血脂升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3
心態平和
在秋季千萬要注意控制情緒,不能讓情緒過於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情緒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跳加快,從而加重心臟以及血管的負擔。
4
定期複查
隨身帶好急救藥物,出現胸悶、心慌、頭昏、昏厥、嗜睡、一側肢體突發性麻木等不適癥狀儘快就醫診治。
5
關注心血管病發先兆
一些心血管病發作之前是會有一些預兆的,如心梗發作前會有胸悶、暫時心絞痛的癥狀,而中風之前會突然暈眩、說話困難、短暫的眼前發黑等,需要保持警惕提前就醫。
6
適量運動
堅持每天運動1小時,包括太極拳、游泳、走步8000-10000步等,以運動後自感身體輕鬆為準,最好微微出汗。
你的每一次轉發都將幫助更多的人


※每天喝一杯,補氣補虛、補陽健脾!
※中醫防癌小方法,簡單實用不花錢!
TAG:重慶銘醫堂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