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個母親都有一張地圖

每個母親都有一張地圖

劉希

遠在北京工作的表弟,是姑姑心頭最大的牽掛。有一次,我去姑姑家,發現她正在手機上查看北京天氣,於是便問她:「查這個有用嗎?湖南離北京1400多公里,天遠地遠,即使下雨也不能幫他送把傘呀?」姑姑笑了,她說這些年都習慣了,表弟在哪裡,她就喜歡查他那裡的天氣。還說也不是沒有用,有時候他打電話來,她會叮囑他,降溫了,要及時加衣,那幾天都是雨天,上班時記得帶傘。

據我所知,表弟做IT行業,工作很忙,再加上他情商並不高,一年到頭打回家的電話次數屈指可數。姑姑天天查看天氣預報能派上的用場,我估計也不大。但姑姑依舊饒有興趣地扳著手指頭,一五一十告訴我這些年來,她都關注過哪些城市:「他在重慶讀大學那會,我還沒有手機,只好天天盯著電視看重慶的天氣預報;後來他讀研了,在西安,我開始關注西安;再後來他讀碩士、博士在北京,這些年,我便一直關注著北京的空氣質量,關注著霧霾情況。算一下,都十三年了呢。」

我驚訝極了,沒想到姑姑的這一堅持,就是整整十三年。是不是每個母親都會關注孩子們走過的城市,關注孩子們走過的每一步?

想起前不久,我的一個好友帶著一家四口去了西藏自駕游,她的母親拎了些禮物過來看我,一番寒暄之後,老人家不好意思地開了口,她說你看看手機,看我兒子微信里都發了些什麼,看看他情況怎麼了?有沒有高原反應?我說您怎麼不打電話給他呢,打電話一問就清楚了呀。她說打電話怕他在開車,會不安全,聽說他每到哪裡就在手機上發一個「說說」,她不知道「說說」是啥,猜想我肯定知道,於是就提了大包小包過來,想讓我給她講解一下。

我摸出手機,點開朋友的微信朋友圈,一條一條地讓她看。「哦,精神狀態看起來還不錯。」「哎,好像身體還吃得消。」「哦,怎麼沒吃中飯就上路了呢,多餓呀……」老人一邊看著,嘴裡一邊嘀咕著。看得出來,老人很擔心兒子的安全。

「他要是有什麼不對勁你就打電話通知我。」她認真地要求。「好的,您放心。」我回答她。

老人用的還是老人機,開不了微信,隔三岔五,她就跑過來看我手機上的微信朋友圈,直到我好友安全返回。老人還說,千萬別把這事告訴孩子,我怕他會笑話我。哪知道當我把這件事告訴好友之後,他立馬就痛哭失聲。他說母親得了類風濕類關節炎,一走路就痛,雖然我家離他家就五公里的路程,但要轉兩趟車。我聽後也沉默了,感動於母親濃烈而深沉的愛。

國內首位職業旅行家小鵬在《背包十年》一書里說:「我知道,在媽媽心中一定有一張世界地圖。那地圖上沒有國家,沒有城市,只有我走過的每一步。我也知道,我的每一步都踏著她的擔心。」原來,每個母親都有一張地圖,那地圖上只有孩子走過的每一步。孩子在哪裡,母親的目光就在哪裡。

(劉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