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父母,中毒的孩子
文:陳發展
致力於傳播精準心理健康知識的陳博士
█ 01.
朱莉是一位30歲的女性,相貌出眾,溫柔善良,結婚三年,丈夫很愛她。朱莉從高中開始就陣發性地頭暈、心慌不適,嚴重時會覺得自己快要死掉,此時她會無比的恐慌。
近十年來,朱莉逐漸發展至不敢單獨出門,最近幾年乾脆就辭掉工作,全職在家。但是恐慌的感覺和頭暈仍然常常來找她。
朱莉說,她的父母對她很好,只是小時候常因為自己犯錯會被關進廁所,而且不許開燈。狹小陰暗的黑色空間里恐懼的小朱莉會趕緊求饒,大喊我錯了,對不起,然後才會被放出來。
小朱莉犯了哪些錯呢?比如,字寫的不夠好看,吃飯時米飯掉在桌子上,考試時粗心做錯題等等。媽媽會反覆告誡小朱莉,我懲罰你都是為了將來你能成為更好的人!
朱莉的媽媽是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人,容易發火,動不動就責怪別人對不起她,而此時爸爸會放下一切去哄媽媽,逐漸地,朱莉也加入到哄媽媽的陣營。
朱莉被媽媽教育的的確很努力,也很聰明,成績很優秀,卻總是恐慌,小時候恐慌媽媽不開心,長大了就恐懼自己會死掉。朱莉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如今又因為一種「怪病」讓父母不開心,讓丈夫操心。
朱莉說,她不怪父母,他們當初的責怪和懲罰都是為了自己好,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給家裡添了那麼多不幸,想趕緊好起來。
她竭力地為父母開脫責任,她似乎拚命地想要說服自己相信,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
朱莉是我今天門診的一位驚恐障礙患者。她走後,又來一位因情緒難以控制而前來就診的男士。
█ 02.
他叫傅恆,愛好健身和運動,陽光開朗,三年前從英國留學回來後在一家外企從事諮詢工作。今年28歲,去年剛剛和戀愛了5年的太太結婚。
傅恆的妻子說,這個認識了5年多的愛人,很是特別,丈夫的身體內好像有三個不同的人。
一個陽光開朗,外向活潑,愛好健身和運動,積極樂觀;一個安靜少語,溫文爾雅,喜歡看書和獨處;另外一個則容易暴怒和失態,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大發雷霆,對別人極度不信任,情緒失控時還會自殘,用刀片割傷自己或用雙手猛烈地錘擊牆壁,以至於雙手鮮血淋漓。
傅恆說,他對自己的過去很陌生,回憶起自己時就像在看其他人的故事,有一種恍如隔世的隔離感。他有時都搞不清哪一個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近一年來那個恐懼而失控的自己越來越多的出現。
傅恆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知道父母都很愛他,父母會盡其所能給他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玩具,滿足他的大部分需求。
但是傅恆也無法忘記,父母在他做錯一些事情,或者成績下降時,對他的毒打。他的童年是在悲慘與快樂的交織中度過。
傅恆清晰地記得,父親拿著菜刀對還在上幼兒園的自己說,你再把這個字寫錯,我就一刀砍死你。
傅恆曾因為考試成績下降了2名,被父親捆綁在椅子上,用晾衣桿抽打。母親也在一旁應和,讓你學習不努力,就該打!那時傅恆只有10歲,小學三年級,接下來的幾天他因為全身疼痛無法入睡。
漸漸地,傅恆不知道自己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因為父母總是說,打你是為了你好。初中時,長到180厘米的傅恆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在一次母親因為他在玩電腦,對他拳腳相加時,傅恆第一次失控,一拳打在母親的臉上。
從此,傅恆被父母界定為一個不良少年,打罵父母,網癮,品德敗壞,不思進取。傅恆一下子從神壇跌落,墜入深淵,眾叛親離。
他渴望和人親近,又害怕受到傷害,他會開朗樂觀,寬容豁達,善於交際,但是又會迅速躲在那個暴力而恐懼的面具後面,不相信任何人,害怕被人拋棄。
初中開始,傅恆在情緒低落和煩躁時就會用刀片割傷自己,一道道地看著鮮血滲出,很疼,但是很舒服。他不想死,只是用這種方式來感受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相處。
他從未將這樣的傅恆展示給任何人,難過時就會突然從朋友圈失聯,幾天後那個陽光開朗的自己又會回來,直到和妻子結婚以後,他再也藏不住自己。
傅恆很喜歡小動物,家裡養了狗和貓,這是他的摯愛。一天,妻子因為小貓不小心抓破了新買的裙子,大聲呵斥貓咪,該死的貓,再抓我就打死你。
小貓轉進了傅恆的懷裡,輕輕地叫了一聲,傅恆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大聲痛哭起來,對妻子大吼,你們為什麼這麼殘忍,這麼狠心。
傅恆躲進了房間,躺在地毯上歇斯底里地大哭,用雙手猛打牆壁,大聲叫喊,把妻子給驚呆了。這是我的認識的那個丈夫嗎?
回憶起這段經歷,傅恆說,很多細節我不記得了,真的像在看電影一樣,好像不是發生在我身上,但是我知道那是我。
結婚的一年多里,悲傷的自己無法肆意出現,大部分時間傅恆努力剋制,但是會鬱鬱寡歡,不想和人說話,容易憤怒,有傷害自己的衝動。他會告訴妻子,這是因為工作壓力大,心情不太好,想一個人靜靜。
實在無法控制時,他會告訴妻子自己要去出差,然後住到酒店,一個人用刀片慢慢的割向自己的前臂。
傅恆說,他不恨父母,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如此吧,他們沒有錯,錯在自己不聽話,無法控制情緒,錯在自己沒有好好讀書。
在妻子的勸說下,傅恆來到心理科門診就診,被診斷為邊緣型人格障礙。
█ 03.
朱莉和傅恆來看病,但是大部分時間都在訴說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並沒有太多地關注自己的癥狀。
他們特別渴望被理解,但是因為恐懼而又難以表達,他們恐懼的是自己內心的憤怒,對父母的憤怒,他們特別害怕看到那個不被愛的自己,不願相信這是事實。
因此,他們從未和別人說過自己的遭遇,大多數時間反而認為自己的家庭很溫暖很正常,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誤。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合著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提到一個概念「有毒的父母」(Toxic Parents),該書描述了多種被稱之為「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有些模式在家庭中並不少見,甚至被粉飾的一片祥和。
1. 無不是的父母:他們當時只不過是想幫我
這類家庭行為模式中,父母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教育子女,尤其是當子女犯錯時,批評、指責和辱罵是他們慣用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觀念傳統或者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中更為常見,一套節律森嚴的家庭規則,常常成為這類家庭的「自豪」。
而孩子往往認為父母的懲罰行為是由於自己犯了錯,他們當時只不過是想幫助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
孩子常常會否認父母對自己帶來的傷害,甚至會忘記,只記得那個一無是處的自己。這種否認帶來的寬慰不過是暫時的,而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巨大的。
2. 不稱職的父母:你不是故意的,不等於你沒有傷害我
這類家庭中的父母往往有人格障礙、情緒障礙或者極度的不成熟,無法行駛一個父母的責任。照料家庭的責任轉移到孩子肩上,本該天真無邪的孩子被家庭的重擔壓的喘不過氣來。
迫於家庭的壓力,孩子可能成長的很快,成為一個勵志的典範,但也因此被剝奪了正常的童年生活,沒有時間玩耍,也無法擺脫焦慮。
孩子不得不變成小大人,他的需求得不到回應,便學著乾脆否認自己的需求,以此來對抗孤獨和情感缺失,或者變的非常有責任心,一味地滿足他人的需要。
這樣家庭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成為一個工作狂,卻滿懷不安,「如果我都不做的話,還有誰來做呢?」本質而言,是仍在努力地想讓父母開心。
不稱職的父母的有毒行為有時候不易被覺察,且很難被界定,他們並不會採取打罵虐待的方式對待孩子,更多的是「不作為」,不工作、不負責、不開心、不關心。
孩子在困難的家境中長大,會滋生出「我應該為父母負責」的想法,會在不該自己承擔的責任上消耗大量的精力。
他們忘記了更愛自己,忘記了對自己更負責!
3. 控制型父母:為什麼不能讓我過自己的生活
控制不一定是貶義詞,如果一位母親在孩子蹣跚學步、牙牙學語時,告訴他如何做才是合理的,引導孩子走在安全的道路上,避免摔傷,喂孩子飲食。這種控制是必要的也是合適的。
如果十年後,這位母親還在這樣做,適度的控制就成了過度的控制。
焦慮、膽怯的父母往往會形成過度控制型的家庭行為模式,他們對青春期後的子女的生活事無巨細,對孩子的生活橫加干涉和操控,成為孩子生活的主宰。
控制型父母其實是害怕不再被孩子需要,他們會儘力維持孩子的無力感,並希望他們永不消失。
這種控制往往被偽裝成「這都是為了你好」、「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因為我們愛你才這樣做」,本質上其實是在表達:我們這樣做是因為害怕失去你,所以寧可讓你生活在痛苦中。
自信的父母無須控制成年的子女,有毒父母的行為都是基於他們對自己生活的強烈不滿,以及自身強烈的不安全感。
當子女能夠把握自己的生活時,所有父母都應該停止對他們的控制,一般的家庭中,當子女進入青春期,就要開始逐漸放下控制的雙手。
控制型的家庭中,這种放下要滯後多年,甚至永遠都無法實現。孩子們會感覺到自己是父母的工具,像一個被出賣的物品,完全沒有自我。
他們要麼憤怒、攻擊,惹出許多事端,甚至生一場大病;要麼自暴自棄,逃學厭學,網癮,犯罪,或者乾脆認同父母,做一個永遠的「乖寶寶」,毫無生機,永遠啃老。
█ 04.
朱莉和傅恆的父母顯然是「有毒」的,「有毒」的教育方式,逐漸孕育出「中毒」的孩子。
他們很努力,但總是不快樂,他們在奮力滿足被神聖化的父母和家庭規則,只有將父母拉下神壇,回歸凡人的姿態,實事求是地看待他們,才能與他們在關係中實現力量的平衡。
我告訴朱莉和傅恆,你們無須為毫無防範之心的年幼的自己的慘痛經歷承擔責任!這不是你們的錯,是你們父母的錯。
父母可能囿於自身能力所限,可能不是故意的,但的確傷害到了你們,他們應該為此承擔責任。
就像電視劇《梅爾羅斯》里在童年期遭受父親性虐待的梅爾羅斯,終於在對父親無盡痛苦的回憶中,堅定地對父親說:「No,I won』t do what you say anymore. It』s wrong. You』re wrong! Nobody should do that to anybody else.」(不,我不會再按照你說的做。這是錯誤的,你是錯的!誰都不應該這樣對待他人。)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註:要想了解更多「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可參閱由北京時代文化書局出版的由黃姝、王婷翻譯,蘇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合著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2018年5出版。本文亦參考其中部分內容。
TAG:心理科陳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