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做動畫,它變成了世界上最賺錢的IP
集可愛和智慧在一身的SF娘
誰是世界上最強的IP?或者換個客觀點的問法,誰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商業價值最高的IP呢?遊戲界的《馬里奧》?小說界的《魔戒》、《權游》?又或者動漫界的霸權《龍珠》?都不對,世界上最能賺錢的IP出自日本,它就是——
說起來Pokemon的巔峰之路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在一開始它只是一個在小圈子裡流傳不知道是第幾流的小遊戲,直到一隻不存在遊戲里的寶可夢拯救了它。
在最開始的設計中,只有超夢會出現在遊戲里,而夢幻只作為一個傳說,在遊戲中並沒有實際出現。直到第一世代剛發售紅綠版時,夢幻仍然是廢案,在當時所有的宣傳中都說只有150隻神奇寶貝,沒有任何關於夢幻的介紹,但是設計師森本茂樹出於對夢幻的喜愛,利用debug後剩餘的ROM空間,夢幻被秘密強行加入遊戲中作為測試神奇寶貝。
在正常的遊戲流程中玩家是無法見到夢幻的,只有部分發生了錯誤的遊戲卡帶能夠偶然遇到夢幻的圖鑑。任天堂最初也認為夢幻是一個遊戲殘留數據,對於夢幻的存在不予置評。
由於夢幻的神秘性,大多數玩家認為夢幻是一個遊戲彩蛋,一度成為話題,最後竟神奇的帶動起了Pokemon紅綠版原本低迷的銷量,於是看到商機的任天堂組織了大量贈送夢幻的活動,並從此有了舉辦活動並贈送傳說中的寶可夢的「習俗」,而且因此開始幾乎每部作品中都存在除活動贈送外無法捕捉的夢幻之寶可夢。
從此之後Pokemon才正式有了一定的名氣,但要說真正的走上人生巔峰,還是要看1997年的操作。1997年Pokemon進行了動畫化。
早年的由於機能的原因,遊戲版的寶可夢形象並不像現在這麼萌,直到動畫版的推出,各個寶可夢的外形才得以確立。
1997年至1998年間Pokemon的動畫在東電黃金檔的收視率超過14%(中間因為3D龍事件有過停播),直接力壓了國民級動畫《多啦A夢》。許多人就是通過這部動畫知道了Pokemon的遊戲,由此Pokemon系列遊戲名聲大噪,正式成為日本現象級作品,Pokemon這個名字也真正的傳進了千家萬戶。
再之後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套路:各種周邊、外傳、電影也隨之而來,搭上了動畫的順風車。
動畫除了讓作品更知名,還為承擔了為系列拓展、建立世界觀的任務,Pokemon之後的很多遊戲外傳都是發生在動畫中的情節或是以動畫中出現的人物為主角。
可以說動畫把Pokemon介紹給了世界,然後又成為紐帶,幫助Pokemon建立起了非常立體且發達的體系,創立了「遊戲-動畫-周邊-電影-卡牌」的商業生態圈。
通過不同途徑了解到Pokemon的人總會被引入到這個生態中來——看完動畫玩遊戲,玩完遊戲看電影,最後實在都膩了還可以買個萌萌噠寶可夢帶回家,粉絲得到滿足的同時商家也得以大賺一筆。
經過二十多年成體系話的運營之後,Pokemon這一品牌至今總收益達到了650億美元左右,其中包括周邊和各類授權(500+億美元),集換式卡牌(100+億美元),電影票房(10.4億,其中第一部劇場版《超夢的逆襲》就有超過1.6億美元的收入),手游(20+億美元),主機遊戲(40億+美元,部分地區未能統計),碟片(6.25億美元),各項收入恐怖如斯,實在無愧於「世界上最吸金的IP」之名。
往期文章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裝大佬」出現?
※日本人也修真?動畫中的陰陽師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TAG:SF輕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