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濟學家徐滇慶分析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比較樂觀」

經濟學家徐滇慶分析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比較樂觀」

中新社多倫多8月10日電 (記者 余瑞冬)當地時間8月10日,知名經濟學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休倫學院經濟系終身教授徐滇慶在多倫多表示,面對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中國不想打,打下去肯定也會有損失,但中國仍有較大迴旋餘地。他對中國應對貿易戰的前景感到樂觀。

徐滇慶當日出席加拿大江蘇國際商會主辦的第三屆加中自由貿易論壇並作主題演講時表示,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且保持快速上升勢頭。

「中國對美國出口只佔總出口額的16%,其中還有約一半來自外國跨國公司。」徐滇慶說,隨著跨國企業的興起,在當今的國際貿易領域,資金流和物流並不重合。因此美方聲稱的巨額貿易逆差並不實事求是。相反,在中國對美出口中,大量利潤是被美國公司賺取。美方的漫天要價顯示其更多的是在搞心理遊戲、邊緣政策。

8月8日,山西省太原市,太鋼精密帶鋼公司生產的超薄不鏽鋼包裝完畢,等待出口。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徐滇慶認為,中美經濟規模差距正在縮小,兩艘巨輪之爭只會令雙方受損,且挑起貿易戰的一方是達不到目的的。他說,中國自身就是龐大市場,同時世界各經濟體也需要市場。美國無法在國際市場上封閉中國。

徐滇慶認為,從受打擊產業的集中程度、產業優勢及其應變能力、在貿易戰中的監督成本,以及政治穩定程度等維度分析,對中國「我還是比較樂觀。」

談及網上「中國國內的大豆產業會全線崩潰嗎?」論調,徐滇慶直言:「這完全錯誤。」

他說,種大豆利潤較低,且由於人多地少的基本特色,中國缺乏種大豆的比較優勢。同時,大豆並非口糧,主要用於飼料,因而大豆自給率相對較低。面對關稅壁壘的影響,解決辦法仍然很多。

資料圖:遼寧大窯灣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進口大豆進行查驗。 閆善友 攝

徐滇慶說,中國決策層強調的「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非常重要。他相信,美方挑起的貿易戰對中國而言「沒有一招致命之處」,「沒有理由挺不過去。」他建議中國繼續大刀闊斧改革,改變農業生產結構,大幅提高口糧自給率,相對降低穀物自給率;並且積極解決土地鹽鹼化問題,造福子孫後代。

徐滇慶還表示,希望加拿大方面積極開拓中國市場,推動自貿協定談判。

加拿大江蘇國際商會會長姜睿在論壇上表示,自2016年開始,加中自貿談判應加快步伐的呼聲漸高,但由於貿易不平衡、國際政治格局、意識形態等諸多原因,談判阻力仍很大,雙方還需加強溝通,以智慧和誠意共同推進自貿協定談判早日啟動。

加拿大聯邦華裔參議員鬍子修表示,中國對於加拿大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加拿大資源豐富,經濟和高科技發展成熟。他期待兩國在經貿交往方面有進一步深入、務實合作。

中國駐多倫多代總領事庄耀東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為加拿大業界開拓中國乃至全球市場提供了良機,期待大家把握新環境下的重要機遇,助力中加關係開闢新篇章。(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