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互聯工廠」將亮相智博會
8月10日,重慶日報記者從江北區海爾工業園獲悉,連續九年蟬聯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的海爾,將攜「互聯工廠」亮相智博會,並分享其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探索實踐。
「互聯工廠」不是一個工廠的概念
什麼是「互聯工廠」?
「互聯工廠不是一個工廠的概念,而是整個企業全系統、全流程都要進行顛覆,即全流程資源並聯形成共創共贏的生態系統來滿足用戶的最佳體驗。」海爾相關負責人告訴重慶日報記者。
互聯工廠的核心競爭力是高精度驅動下的高效率,由大規模製造向大規模定製轉型。而傳統工廠追求的高效率,僅僅是機器換人。
互聯工廠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聯工廠全要素,這樣用戶的定單可以直接下達到工廠,驅動工廠智能排產、生產,工廠所有的定單都有用戶信息,同時用戶對產品的生產也透明可視;
第二是聯網器,通過智能家電產品(網器)收集用戶體驗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幫助企業對產品進行更好的研發升級和迭代;
第三是聯全生態,也就是打破原來封閉的界限,企業的上下游以及所有資源都要與用戶並聯在一起,與用戶的零距離交互,滿足用戶的最佳體驗,要實現與用戶的互聯,企業的能力必須從柔性化、數字化、智能化進行升級。
已在全球建成10家「互聯工廠」
這樣的「互聯工廠」,海爾已在全球建成10家,業務涵蓋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廚電、電機、模具等領域,滿足了用戶高端化、個性化的需求。
海爾「互聯工廠」的價值體現在:不入庫率達到69%以上,實現了產品不進倉庫或少進倉庫的突破,同時驅動全流程的運營效率提升50%以上。例如,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已實現了100%的產品是用戶定製的,100%的產品是網器、100%的用戶成為終身用戶。
目前,海爾的「互聯工廠」正在美國、泰國、俄羅斯等國家進行全球複製,2018年將累計實現20家。
將「互聯工廠」模式雲化,形成工業互聯網平台
在「互聯工廠」的探索、實踐中,海爾還將「互聯工廠」模式和經驗產品化、雲化,打造形成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全球首家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互聯網平台——COSMOPlat。
「COSMOPlat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提供大規模定製解決方案,解決『智造為誰』的問題。」海爾COSMOPlat負責人稱,它不是簡單的設備連接、不是孤立的工廠運營、不是封閉的交易撮合、也不是單純的軟體升級,而是實現大規模與個性化定製融合、從產品體驗與用戶場景體驗的價值閉環。其目的,是創造用戶價值,實現價值鏈各攸關方共創共贏。
海爾COSMOPlat負責人稱,海爾大規模定製模式不僅解決了「如何實現智能製造」,更重要的是解決了「智造為誰」的問題。
通過社群交互,用戶能夠全流程參與設計、生產、銷售全過程,產品生產前就知道用戶是誰。例如一款叫做「雲熙」的海爾洗衣機,上線前就通過交互,實現了20多萬台的預售,實現了100%不入庫。
另外,作為開放的平台,COSMOPlat形成了可快速複製的模式和路徑,能夠快速實現跨區域、跨行業的複製,助力中國企業轉型升級。
目前,COSMOPlat已經複製到了建陶、家居、農業和服裝等12個行業以及上海、廣州、天津等11個區域。比如,在農業領域,海爾COSMOPlat賦能金鄉大蒜,幫助金鄉大蒜產業實現從產品價值、交互價值到生態價值的全面提升,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
海爾COSMOPlat還通過跨區域複製,帶動區域企業向智能製造轉型升級。如在上海松江,海爾COSMOPlat已經為200多家企業提供智能製造診斷及培訓,為25家企業提供產品在線設計,變傳統產品為智能產品。
同時,海爾COSMOPlat還參與到國際標準的制定中。2017年12月,IEEE(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通過由海爾COSMOPlat牽頭制定大規模定製國際標準;2018年5月,ISO(國際標準化組織)也確定由海爾牽頭成立大規模定製模式國際標準研究組。2017年,COSMOPlat交易額實現3133億元,定製訂單量達到4116萬台,為3.5萬家企業、3.2億的用戶提供了增值服務。


TAG:重慶市政府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