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曹操帳下首席謀士,是曹操的張良,留下一段歷史之謎

他是曹操帳下首席謀士,是曹操的張良,留下一段歷史之謎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消滅了長江以北的諸多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的地部分地區,奠定了後來魏國的版圖。

曹操之所以能夠在亂世中一騎絕塵,除了其本人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外,其善於識人、用人,賬下人才濟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曹操用人唯賢,所以得到了北方的諸多優秀人才,很多敵對勢力的人才來投奔也能給予信任和重用,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英主和明主。

曹操賬下謀臣眾多,但最出名的莫過於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五人,而荀彧則更是曹操賬下的首席謀士,更是曹操統一北方的最大功臣。

荀彧是荀子的後人,年輕就很有名氣,被當時的名士稱讚有「王佐之才」,長大後被推薦做了掌管皇帝筆墨紙的小官,董卓霍亂京師時,荀彧因為看不下去而辭官。

為了躲避戰亂,荀彧舉家遷到了冀州,袁紹非常看重他,以上賓之禮對待他,但是荀彧認為袁紹不足以成大事,不久之後便離開了袁紹投奔了曹操,曹操高興地說「這是我的子房啊」,二十九的荀彧從此開始了走上了一條大道。

從公元191年投奔曹操,至公元212年去世,荀彧在曹操集團工作了21年,先後為曹操推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戲志才、郭嘉、杜畿、司馬懿等重臣,很長一段時期內是曹操集團的首席智囊,多次在曹操危急時獻出妙計,並長期在曹操出征時總理軍政大事,前後長達十幾年,因為擔任尚書令,被人尊稱為「荀令君」。

1、公元194年曹操為了替父親報仇東征陶謙,沒想到沒打下徐州,反而後院起火,呂布在陳宮等人的支持下佔領了曹操的根據地兗州的絕大部分郡縣。在險峻的形勢下,荀彧作為留守長官孤軍奮戰,利用智謀守住了鄄城等三個縣,保住了曹操的根據地,一直堅持到曹操大軍回師逐漸收復失地。這是曹操崛起過程中極其關鍵的一戰,對後來曹操逐鹿中原具有重要的意義,荀彧功不可沒,假使當時兗州全部陷落於呂布,曹操將失去根據地,成為無根之萍,或許會成為劉備第二。

2、「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集團的政治策略和政治資本之一,讓曹操在名義上具有劉備、孫權、袁紹等人沒有的優勢,在曹操統一北方和三國鼎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最初提出這個議題時,曹操賬下的大部分謀臣和將領都持反對意見,只有荀彧一個人十分贊同,荀彧舉晉文公和漢高祖劉邦的例子,給曹操詳細分析了此舉對於日後事業的重大意義,堅定了曹操的決心,最終迎奉天子遷都許昌。

3、荀彧很少根據曹操外出征戰,曹操外出征戰期間,荀彧都擔當重任「居中持重」,所有軍國大事都由荀彧處置,類似於蕭何在劉邦集團、諸葛亮在劉備集團的地位和作用。

荀彧雖然不隨軍出征,但是卻數次在關鍵時刻給出征在外的曹操出謀劃策,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比如官渡之戰前期,戰局對於曹軍不利,曹操有了退兵的打算,於是寫信徵求荀彧的意見,荀彧則獨闢蹊徑的分析了當時曹軍的處境,指出戰局對曹軍有利,曹操應當堅守以待時變,伺機消滅袁紹,曹操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按照荀彧的意見堅守,果然過了不久袁紹集團內部出現了分裂,曹操趁機取得了戰局先機並最終以少勝多。

荀彧作為曹操的左膀右臂之一,是曹操統一北方過程中的最大謀臣和功臣,在曹操集團中地位舉足輕重,深受曹操的器重和信賴,正如新三國中曹操所說「你是我的兄弟」。

然而,如此君臣相得的兩人,卻最終不歡而散,荀彧也因此也死亡,留下了一段千米之謎。

原來,隨著權勢的日益增長,曹操也不滿足於丞相之位了。公元212年曹操想要讓漢獻帝劉協封他為魏公、加九錫,荀彧敏感的覺得曹操的心態已經變了,已經開始邁向了不臣之路,於是言辭激烈的反對此事,曹操對此非常生氣。

就在同一年,曹操南征孫權時,讓荀彧去勞軍,後來荀彧因為生病留在了壽春,不久就去世了。對於荀彧的死因,歷史上一般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荀彧對於曹操的叛漢之舉無力阻擋,因此憂慮而亡;另一種說法則認為,荀彧生病後,曹操派人給荀彧贈送食物,荀彧發現食盒裡空無一物,知道是曹操暗示其自行了斷,因此服毒自盡。就這樣,一代「王佐之才」荀彧在50歲時就離開了人世,讓人遺憾不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風明骨 的精彩文章:

TAG:漢風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