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董竹君:從青樓女子到世紀傳奇,真正的女神從來不只拼顏值

董竹君:從青樓女子到世紀傳奇,真正的女神從來不只拼顏值

文 | 靜瀾 · 主播 | 賞新晴

三十年代的上海灘,幫派大佬杜月笙常去同一家飯店吃飯。無奈每次去,飯店生意都很好,就連他這樣的大人物,都要等很久才能就坐。

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發火起來:「生意這麼好,人這麼擁擠,怎麼不擴充!去告訴你們老闆娘,需要房子我幫你們想辦法!」

這家讓杜月笙喜歡到發火的飯店,就是大名鼎鼎的錦江飯店,後來接待過100多位國家元首。

而錦江飯店的老闆娘,叫董竹君。她的故事,不僅僅是飯店老闆娘這麼簡單。

12歲被父母賣到青樓,15歲成為督軍夫人,29歲離婚獨自帶著兒女創業,後來又為解放上海立下功勞……

縱觀董竹君97歲的人生,坎坷又豐富,把自己活成了一個世紀傳奇。

當初離婚時,前夫曾輕蔑地說:「你若混得出來,我就以手掌心煎魚給你吃。」董竹君不但混出來了,還在戰亂中幫助過許多人,成為一個備受尊敬的人。

她始終精氣神十足,畢生追求自由、自立、自尊,有人說「她比煙花還絢爛,比梅花還要堅韌」。

而當董竹君回顧自己的一生,她說:「我從不因被曲解而改變初衷,不因冷落而懷疑信念,不因年邁而放慢腳步。」

她的傳奇經歷,都被她寫進了自己的傳記《我的一個世紀》中。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董竹君的故事,歡迎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免費聽讀《我的一個世紀》。

免費收聽《董竹君傳》

今天,十點君就為大家帶來第一部分的內容。

人的一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我的一個世紀》告訴我們答案。

接下來,我們將以第一人稱視角開始今天的閱讀。

童年的家庭生活

1900年,陰曆正月初五,我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里。小時候名字叫「毛媛」,父母叫我「阿媛」。因為長得比較漂亮,人們喚我為「小西施」。

父親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父親本來姓東,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改姓董,江蘇南通縣人。他的職業是拉黃包車。

母親姓李,江蘇吳縣人,貧農家庭出身,姐弟三人。母親生性勤儉,動作快,愛清潔。雖然我們一家人擠在一個小房間里,但總是打掃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

母親曾嫁人,育有一女。丈夫去世後,帶著女兒到上海,遇到我父親後,再次成婚。

母親生我以後,又生過一女孩、一男孩。由於生活的困窘,產後嬰兒身體瘦弱,營養不足。孩子沒有奶水,有病沒錢醫治,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夭折了,因此我沒有親兄弟姐妹。

我每天幫母親做家務,掃地、擦桌、上街買糧食等。我們因貧寒經常吃素,即使是青菜、蘿蔔,也只買得起下市的便宜菜。在如此貧困的生活中,雙親還是供我讀書。

父母親識字不多。不讀書就沒有出頭之日,他們對這一點感受很深。雖然我是女孩,但長相還不錯。所以再苦,父母也很重視我的學習。

父母希望我念成後,嫁個好丈夫,他二老日後也有出頭之日。於是,在我六歲那年,父母把我送到了附近的私塾里念書。

學費完全是依靠母親做保姆和父親拉黃包車掙來的。父母雖然貧苦,但還是設法湊錢,哪怕是借債,也按時交學費,讓我安心念書。我讀到九歲的時候,家裡越來越窮。

母親給人家做保姆,這家去做做,那家去做做,總是做不長,受不了別人的氣。不久後,父親也積勞成疾。

父親病了許久,一直不見好轉。迫於生計,母親不得不去當呀、押呀、賣呀,可就是這麼一個破家,又有什麼好賣的呢?

父親的健康一日不如一日,最後終於轉變為嚴重的傷寒症。母親擔心極了。雖然平時父母兩人因為沒錢買菜,沒錢辦這辦那,經常發生口角,但她極疼愛父親。

怕父親真的去世,我們母女可能討飯去。更何況我除了吃飯,還要讀書!

有一天,母親叫我去一處人家替她借錢,母親對我說:「實在沒有辦法了!」

老實說,這種有錢人家,我們是不相往來的。我們這個親戚比較有錢,但我父母性情比較傲,平常不願意和他們打交道。可這次沒辦法了,只好向他們開口。

我按照母親給的地址,找到了那戶人家。開門的人從頭到腳看了我一眼,「砰」一下就把門關上了,根本沒讓我進去,連他是什麼人我也不曉得。

於是我就一路哭著回來,一來擔心父親的病,二來怕母親罵我。

回家後,母親也沒有罵我,但母親的嘆息聲如今猶在耳畔。我當時想:「為什麼我們這樣苦?我的父母都是最善良的人,可是偏偏窮苦到這種地步?」

從此,這些苦難的場景經常在我的頭腦里呈現,我就悶悶不樂,也不愛多說話了。

家庭的重任

父親大病以後,因為沒錢調補身體,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天天拉車了。家裡生活開支只好再盡量節省。

過了一段時間,母親要給我纏小腳,我怕痛,不肯纏。母親側頭看我一眼說:「將來長大沒有人要你的。」

父親在旁就對母親說:「何必一定要把腳纏小挨疼呢?沒人要,我養她一輩子!」

聽了父親的話,我很高興,猜想,這下再也不會給我纏了。這次纏腳的經過使我初次感覺到女人就是比男人更受苦,除了受窮之外,還有更多的苦惱。

現在回憶起來,雖然改朝換代,成立了中華民國,但幾千年來形成的封建意識和習俗太深了。尤其是婦女受種種舊禮教的束縛,「三從四德」等枷鎖套在她們的脖子上,壓得她們抬不起頭來。

家庭情況更加窮困了,連房租都付不起,我讀書的費用也沒有著落。那時,我才十二歲。

1912年,有一天,母親提出要我學唱京戲。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我學京戲呢?我心裡就懷疑:也許會出現什麼意外的事情。我有點害怕,總感覺這不是件好事情。

隔了些日子,父親也和我講,他說:

阿媛,你要曉得,京戲還是要學的,我們家裡這樣苦,欠了許多債,利錢很大,高利貸借來的。你去學京戲,學會了,把你送到堂子里抵押一個時期,三百塊三年。

你曉得爸爸媽媽就你這麼一個女兒,當然是捨不得的。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並不是叫你一輩子在堂子裡面,你是去賣唱的,不是賣身,你年齡還小,賣身爸爸和媽媽都是捨不得的。

阿媛,難道你願意看我這麼瘦,家裡這麼苦?去到那裡,又不是叫你做什麼,只是賣賣唱。我想了很久很久了,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只有這條路好走。

這番話說得有情有理,我終於明白了,叫我停止讀書去唱京戲是有原因的。可是想前想後,我就大哭起來。我那時的傷感是難以形容的,但是,看到家裡這樣窮苦,我不能不答應。

記得在一個陰沉沉的冬日,整個上午父親垂頭喪氣,母親只是做活,家裡氣氛寂靜,像要出什麼事了,我很擔心……臨近黃昏,忽然來了兩個人,一男一女。

他們把我打扮好,我一聲不響地流著眼淚,給父親、母親磕了頭。聽著父母的交代,我只點點頭,什麼也說不出來。

在那一剎那,只是想:唉!為了孝,我才答應去的。這時我才十三歲,民國二年,1913年冬末春初。

到了堂子,她們給我起名字。我心想管你的,隨便你叫我什麼名字都可以,反正做滿三年,我就走。她們最後決定,讓我頂替已經嫁了人的楊蘭春的名字。

我被定了姓名以後,當天晚上就開始賣唱做生意了。唱一曲一元錢,第一天晚上,我就接到許多邀請。

別的姑娘只有三兩個邀請,我卻有很多,而且每天都在增加,天天晚上唱,喉嚨有時都啞了。

我經常累得要死,到深夜才睡,心想:那些有錢人,大吃大喝,還要聽唱、玩樂……不管別人的死活。

而我們這些姑娘,當著這些人的面,裝出笑容,苦水往肚裡咽?唉,好在只押三年,還有個熬出頭的日子。

今天,我們讀到了董竹君所處的那個動蕩時代和貧苦的生活環境,讀到了董竹君迫於生計不得不到堂子里賣唱。

她如何在堂子里自保,又如何逃出去?

聽更多董竹君傳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考第一?」這個媽媽的信讓我看哭了……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爸媽看完就懂了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