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畫中有劑蒙汗藥,功效堪比五石散——鶴清畫評

畫中有劑蒙汗藥,功效堪比五石散——鶴清畫評

我小時候就有一個印象,滄州人尚武,這個觀念年一直延續至今,然而並未見過什麼武林高手。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大概是五六歲的光景,鄰居有一個八十多歲大爺,滄州人士,據說武功高強,不過我也沒見過他舞槍弄棒,一日他見我骨骼清奇,非要收我為徒,還讓我跪在地上給他磕了頭。當天就要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他一上來就把我立在牆根拿大頂——練倒立,我當時被整的經脈逆行,腦血管過度灌注,那叫一個頭暈眼花,立不好他還抽出那條視若命根的「八一」牌老皮帶,上去就抽,真抽啊!我好不容易熬過一個下午,轉天就變卦了,這武功打死也不學了,見了他我就跑。聽說這老傢伙會飛檐走壁,後來村支書和王二寡婦搞破鞋的事鬧得滿村皆知,據說就是讓他給撞見了。

那都是我兒時的記憶了,後來我也吹噓過,咱小時候師從隱匿於民間的高人練過幾手蓋世神功,其實我那哪叫練過什麼絕學,無非是拿了一下午大頂,廣播體操第二勢扎馬步還沒練到呢!我也只能在小白臉面前吹噓一下,耀武揚威,在鶴清兄面前,我絕口不提半字,人家那才叫練家子,師從意拳大師孔慶海,名師高足,花草樹木皆可為刃也!

鶴清與孔慶海大師合影

鶴清,本名陳明,滄州人士,出身中醫世家,家學甚篤,學貫中西醫,麻醉從業十年。我也算是有醫學背景,麻醉師給我的印象就是拿著喉鏡鏡戳人喉嚨,然後是一堆藥名,比如吸入式七氟烷、丙泊酚一類的藥物,目的就是把人整蒙。我剛一看到鶴清兄的畫的時候,見那些貌似松垮的線條中,氣韻沛然,仙佛羅漢帶著仙氣,高士名流悠然閑適,彷彿都被他用過肌松一類的麻醉藥物,那叫一個放鬆,人物的狀態放鬆,作畫的狀態也放鬆,叫人嘆為觀止。這种放松,就是自家風貌了,枯筆勾勒造型,人物情態扭曲婀娜,似得了大豐的意趣。他用筆看似拙,實為是一種巧,畫面中流露出的是「稚朴」,淡彩著色,就那麼一蹭,一抹,充滿機巧。畢加索曾說過,我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這是一種境界和追求,單從「稚」和「朴」的角度看,鶴清天生習得,達到此等境界,百鍊鋼化作繞指柔,草木皆可為刃,見血封喉。

鶴清兄文武雙修,然而在他的畫中卻無半點火氣,這實在難得。中醫有「攻邪派」,下的都是猛葯,絕對拉到你腿軟;又有「扶正派」,和風細雨,扶正祛邪,我想鶴清兄畫路當屬後者。他曾經說,畫得氣則生,反之就是屍。這當真不假,中國文化十分強調氣,岐黃家言「精氣神」,堪輿家講「氣脈氣勢」,道家談「陰陽二氣」,丹青家求「氣韻生動」,俠客家恪守「氣節」,人還得活一口氣呢不是?然而,何謂之氣?

一提到氣,我就氣不打一處來,記得大學時針灸課上,老師講「得氣」,我同桌是一個愛吃重慶火鍋的胖丫頭,老師讓我們相互當小白鼠,每人各執一根銀針——互扎,體驗什麼叫「得氣」。記得當時選擇的穴位是外關穴,在小臂上,這姐們直接給我來了一個外關透內關,扎了個透心涼,一根長針分分鐘把我的小臂刺穿,他也沒得了氣。我那叫一個氣啊,若不是你胳膊太粗,若不是我針太短,外加我憐香惜玉,我一定要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做「鬼門十三針」。氣,這哪是什麼客觀實體!

書歸正傳,從書畫的角度講,氣韻是通過繪畫題材、線條造型、色彩、構圖等外在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書畫實為一種視覺和內容的表達,是內在的言說,如此便真,如果這種表達只是一種轉述,如此便假。言他人之言,拾人牙慧,興味索然!氣,是一種文化底蘊的外在呈現。一個膚淺之人,畫的寫的再漂亮也得不了氣,這等無根之氣便是物屍吧?

鶴清兄的書畫作品是得了真氣的,首先是底蘊深厚,意趣由內而發,線條雖忸怩而不造作,真!其次,枯筆蹭出來的線條本來就很活泛透氣,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大概就是省墨!古人講以書入畫,在鶴清兄這真是登峰造極,這就是魯迅先生寫過的那服藥的藥引——原配蛐蛐一對。

不知鶴清兄何以名鶴清,是梅妻鶴子么?是琴罷依松玩鶴么?想必鶴清兄是一個有上古文人情懷的人!通醫術、書畫、還會武術,不得了,鶴清之前只有一個大名鼎鼎的紅衣道人傅山傅青主,不過老傅研究的是婦科,專治各種月經不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畔小築 的精彩文章:

TAG:那畔小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