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寶寶早點學會自己吃飯,這種食物要多吃!
崔玉濤的育學園
Hello!棉小花來啦~
很多家長都在吐槽:
寶寶不肯自己吃飯,每天追在屁股後面喂,微信步數大大增加,感覺體重都減輕了呢!
吐槽歸吐槽,但讓寶寶學會自主吃飯仍然是家長們最關心的事。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曾說過:「兒童的智慧藏在手指尖上。」手的動作越複雜,就越能積極地促進大腦的思維功能。
一般來說,家長發現寶寶開始嘗試用手抓東西放進嘴裡的時間大約在寶寶8~12個月大的時候。
這時候,也是家長開始嘗試讓寶寶學習自主進食的好時機。
幫助寶寶更好地適應和學習這種能力,棉小花強烈推薦一種食物:手!指!食!物!
有一些家長看到「手指食物」這4個字,就片面地認為是「像手指的食物」。
錯!錯!錯!
手指食物一種功能食物,指的是寶寶用手指就可以捏著吃的食物。
手指食物的好處:
能夠鍛煉寶寶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能夠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寶寶學著自己吃飯。
手指食物需要隨著月齡變化。
8-9月齡,嬰兒逐步適應泥狀食物過渡到碎塊食物。比如軟質的水果(火龍果片、香蕉塊等)。
10~12月齡,除了軟質水果和蒸熟的蔬菜等,家長可以嘗試給寶寶做一些易於抓握的輔食,比如肉腸、溶豆、手指餅乾等。
千萬要注意避免嗆噎。
棉小花經常看到有家長曬寶寶輔食圖的時候,有切成條狀的胡蘿蔔、黃瓜等。
在寶寶咀嚼能力足夠的情況下,這些食物的確可以作為手指食物給寶寶;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的咀嚼能力尚不足以達到直接吃胡蘿蔔之類的蔬菜時,盡量避免這類手指食物。
家長一定要明確的是:手指食物最重要的是鍛煉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而不僅僅是長得像手指的食物。
相比胡蘿蔔條等較硬的食材,棉小花更推薦給寶寶入口即化的食物,比如磨牙餅乾、溶豆等。
另外,在寶寶吃東西的時候,一定注意不要引逗寶寶,以免寶寶說話、笑的時候發生嗆噎。
最好是讓寶寶安靜地坐在固定地點(比如餐椅)進食,盡量不要說話,不要邊吃邊玩。
Ps:在給寶寶吃新的手指食物前,記得一定要先少量嘗試,注意有無出疹子、咳嗽、腹瀉等過敏狀況才行哦!
家長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打掃!
當寶寶對自己動手吃東西感興趣的時候,也意味著家長們要做好「打掃戰場」的準備了!
因為寶寶發育尚未成熟,抓起來的食物不一定能夠準確地放進嘴裡,一頓飯下來,常常搞得身上、餐椅上滿是狼藉。
這時候建議家長一定要耐心一點,不要剝奪寶寶嘗試的權力,盡量多鼓勵多引導。
食譜推薦:
適合月齡:10個月以上!
食譜來源育學園用戶@pipi愛麻麻
怎麼樣,喜歡棉小花的這篇文章嗎?如果你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家長一起交流,想get更多寶寶輔食食譜,歡迎加入育學園輔食交流群哦!
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入群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這些暗示寶寶可能生病了的一些癥狀,父母要知道,建議收藏
※手足口病高發期來臨 家裡有5歲以下寶寶的家長們要注意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