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趙偉國有望取代清華,成為紫光集團實際控制人

趙偉國有望取代清華,成為紫光集團實際控制人

全文字數:1792閱讀時間:3分鐘

如果清華控股本次轉讓「紫光集團」股份超過3%,那麼「北京鍵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自動成為「紫光集團」第一大股東,而目前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又持有北京鍵坤投資集團高達70%的股份。因此趙偉國很有肯能取代清華,成為「紫光集團」的控制人。

文|徐倫

校對|樂川

圖源|集微網

8月10日晚間,紫光集團旗下三家子公司紫光國微、紫光股份、紫光學大,同時發布公告稱,收到紫光集團發來的通知,紫光集團的控股股東清華控股正籌劃轉讓所持紫光集團部分股權,該事項可能涉及公司實控人變更。三公司由紫光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控制,清華控股持有紫光集團51%股權,為上市公司實控人。

有分析人士指出,按照目前紫光集團股份構成,趙偉國很可能成為紫光集團實際控制人。

早有跡象,趙偉國有望成為紫光集團實際控制人

集微網查詢發現,目前「紫光集團」僅有兩大股東,分別是「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佔比為51%,其最終控制人清華大學;「北京鍵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佔比為49%,為第二大股東。

根據上述公告,如果清華控股本次轉讓「紫光集團」股份超過3%,那麼「北京鍵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自動成為「紫光集團」第一大股東,而目前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又持有北京鍵坤投資集團高達70%的股份,因此趙偉國很有肯能取代清華,成為「紫光集團」的控制人。

事實上,「紫光集團」股權變革早已開始。7月31日,清華控股發布董事會成員變更公告,委派李艷和、李志強任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啟迪控股董事長王濟武不再擔任清華控股第五屆董事會董事。

更早之前,今年4月8日晚間紫光集團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紫光股份和紫光國芯公告,趙偉國因工作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董事會已同意其辭職申請。

對於辭任兩家上市公司董事長,趙偉國在朋友圈發布消息稱:「確實太忙,上市公司程序性工作太多,感謝關心,我永遠與紫光同在,同時趙偉國補充到,紫光股份只是紫光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之一,我的崗位在紫光集團。」

目前看這一系列的動作或都在為紫光集團控制權變更做準備。

紫光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全球第三大手機晶元企業;在企業級IT服務細分領域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二;與英特爾、惠普、西部數據等全球IT巨頭形成戰略合作。2016年始,紫光相繼在武漢、南京、成都開工建設總投資額近1000億美元的存儲晶元與存儲器製造工廠,開啟了紫光在晶元製造產業十年1000億美元的宏大布局。

不僅紫光集團,清華系企業將迎來變革

「紫光集團」的動作只是大集團層的一環,今年來清華控股一直在推進集團的改革。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作為高校企業,清華控股對人事和所持股份的調整可能與高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有關。根據5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高校所屬企業要進行全面清理和規範,理清產權和責任關係,分類實施改革工作,促進高校集中精力辦學、實現內涵式發展,「讓教育回歸教育」。

在紫光集團之前,另一產業集團「啟迪控股」旗下多家公司就已經開啟股權重組。據新京報報道,今年7月啟迪控股召開上市公司創新發展研討會,目前初步確定的啟迪控股改革發展方向是:清華大學將繼續深化推進啟迪控股混合所有制和市場化改革,引入一家與清華大學「門當戶對」、對公司未來發展有重要價值的戰略股東,與清華大學聯手繼續支持、推動啟迪控股的發展,同時引入多家以國有資本為主的重要投資機構,改革後的啟迪控股將成為國有資本屬性比例不低於51%,實現國有企業由「管資產」轉向「管資本」的改革目標。

官方資料顯示,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清華控股」)是清華大學在整合清華產業的基礎上,經國務院批准,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9月成立,註冊資本25億元人民幣。清華控股位居2017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63位,研發強度位居2017年中國企業500強第7位。

清華控股產業涵蓋科技產業(集成電路、能源環保、生命健康)、創新服務、科技金融、創意產業、在線教育五大產業群組,運營著同方股份、紫光集團、啟迪控股、誠志股份四大綜合性集團以及清控人居、清華大學出版社、博奧生物、清控資管、清控核能、慕華教育等專業性集團,培育了同方威視、辰安科技、同方知網、清控科創、華海清科等一批細分行業龍頭企業。清華控股旗下擁有同方股份、誠志股份、紫光股份、紫光國微、同方泰德、啟迪古漢、同方友友、啟迪桑德、啟迪國際、辰安科技等上市公司。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投資聯盟 的精彩文章:

汽車電子增長的「機會」在哪裡?
「NAND快閃記憶體+SSD主控」自主格局將形成?憶芯科技第二代SSD主控晶元性能顯著提升

TAG:半導體投資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