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雍正王朝》中李衛為什麼敢在考試中途大鬧考場,徹查舞弊一事?

《雍正王朝》中李衛為什麼敢在考試中途大鬧考場,徹查舞弊一事?

文/炒米視角

其實科舉發生舞弊案在歷朝歷代經常發生,難以禁絕。現在」江南貢院」里還陳列展示著古代士子很多作弊手段。

但是,對考試的追查複核,一旦涉及主考官員,就難了。一般屁民即便考卷被人換了,那也只能自認倒霉!唐寅的學問天下認同,自認為可以連中三元,結果名落孫山,嘔不過氣,要去複核成績,結果反而受徐霞客爺爺牽連,竟然還陷入牢獄之災。

在《雍正王朝》里,雍正繼位之初,首場恩科,便發生了考題泄密案。開考三天前,考題就在伯倫樓上賣起來了。

開考前天晚上,李紱獨自一人來到伯倫樓喝酒。無意中發現了買賣考題。本來考試前賣考題,賣答案的多去了,這種半真半假的詐騙行為,大家也是習以為常的。因為你也不知道他賣的是真考題還是假考題。你抓住他,頂多定個詐騙罪。但考生花錢買心安,萬一是真的呢?所以這種生意一般還不差。

李紱作為副考官,他也沒見過試卷,所以他買了份藏在袖子里,但是開考之時,當他看到真考題,竟然和那份在伯倫樓買的考題一模一樣的時候,他此刻最大的感受是恐懼,那是一種對死亡的恐懼。

在他這個層面,能夠看到考題的,只有主考張廷璐。那就意味著主考官張廷璐泄題舞弊,可是自己權力官階又沒有他大,如何質疑複核他?但是如果不阻止考試,不把這事情挑破,一旦到了殿試環節,再被雍正發現了問題,那那一刻自己就成了共犯;可是質疑張廷璐,就等於得罪了張廷璐,甚至可能是張廷玉;如何啟動偵查程序,如何固定證據?等一層一級了解情況,再按照程序派欽差複核,黃花菜早就涼了。到時候反過來,不但沒結果,自己還可能被按上誹謗罪;但是自己作為一個儒家士子,怎能看到這種辱沒聖賢的事情發生?自己的內心首先就過不去。

讀書人想得多,越多也就越亂,越亂就越沒決策。於是李紱能夠想到的就是去找自己的大後台三爺允祉。允祉畢竟是雍正的哥哥,而且也有正義感。但關鍵允祉同樣也是面對的如何啟動偵查程序,固定證據的問題。他也幫不了李紱啊!但是允祉多年的政治生涯,他敏銳地發現,有一個人可以幫助李紱解決這個問題。

那就是李衛,一個在雍正潛邸長大的奴才。雍正對他的信任,幾乎是已經到了不用再考驗和監督的地步。更關鍵的是他有兵,更有主意。

李衛的兵是哪來的?電視上說是親兵,其實是不對的。一個還未就任江蘇巡撫的陝西布政使,就有自己的親兵?還能帶到京城裡?如果就任了江蘇巡撫,或許還可以有自己的「撫標」,但那也不是親兵。連胤祉都沒親兵,李衛哪來的親兵?

那這個兵是什麼兵?翻開歷史告訴你答案,李衛在當官之後就一直不合常理地擁有一個特殊的兵權。一開始在雲南將、浙江緝私鹽,後來在江南捕盜,江南七府的兵馬倶聽調遣。著名的甘鳳池就是李衛剿滅的。所以即便真正歷史上,李衛受雍正信任的程度,那也不是吹出來的。

李紱找李衛,把李衛樂壞了,一個大知識分子來找自己這個文盲求助。但是三言兩語之後,李衛立刻發現了問題的根本所在,現在已經開考,去伯倫樓不但固定不了任何證據,反而耽誤了時間,還有可能打草驚蛇。

直接去封貢院,不要受什麼程序正確的限制。買了答案必然要帶進去抄吧。只要先固定住這些證據,順藤摸瓜。

這就是李衛,一個文盲的思路。完全顛覆了李紱這個知識分子的思路。還能這樣玩?查封士子們正在考試的貢院啊,出了問題,誰負責啊?

當然是泄題舞弊的人負責。李衛去了,就一定會查出問題的。李衛就是有這個自信,既然問題肯定存在,那就肯定會查出結果。查出結果,自己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所以李衛就是有這個膽量去查,自己就是底層混出來的,你們那些花花腸子,小爺我還會不知道?

但值得說的是雍正年間科舉考試那是相當嚴的,張廷璐的原型應該是雍正八年的負責河南鄉試主考的俞鴻圖。俞鴻圖本來也算是個清官,但是小妾串通了底下的公人,買賣考題,結果俞鴻圖被砍了頭。而小說里,把俞鴻圖描繪成被腰斬,連寫七個」慘」,才氣絕。雍正因此廢除了「腰斬」。可見,任何一個寒門讀書人都無比痛恨科考的舞弊行為。勸君莫學俞鴻圖!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炒米視角 的精彩文章: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千里送軍糧幫助年羹堯西北平叛,雍正皇帝知道嗎?
《雍正王朝》中是什麼指引著張五哥主動提出去為十三爺守靈的?

TAG:炒米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