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真實的孔融:因不孝罪而被曹操滅門,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一生

歷史上真實的孔融:因不孝罪而被曹操滅門,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一生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今天給大家講的這位名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沒錯,他就是孔融,我們也許沒有一起長大,但我們小時候一定都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三字經》中有一句:「融四歲,能讓梨」,說的就是孔融這位心機boy,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把大個的梨讓給哥哥吃的故事,由此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連小編的父母也常常以這個故事告誡小編要懂得長幼有序,凡事謙讓……然而這個故事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小編日後看到梨子就能想到這位仁兄,也是非常鬱悶了。

除了讓梨,對於孔融的一生,想必大多數小夥伴都是空白的,哪怕他曾經在著名的《三國演義》中有過戲份,也並不引人注意。因為在三國這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孔融可以說是一事無成,最後死的也並不光彩。

孔融,字文舉,家學淵源,據說還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天賦異稟的一面,據說孔文舉十歲的時候,隨著父親去洛陽,當時有個名人叫李元禮,很有學問,很多人都想拜訪他,但是來者應接不暇,李元禮力不從小,便吩咐下人只接見親戚朋友,孔文舉過去了,直接跟門房說,他父親是李元禮的親戚,下人聽了就帶他去見李元禮,李元禮當然想知道這是他哪裡的親戚,孔融大大方方的解釋道:我的祖先孔子曾經向你的祖先老子(老子原名姓李名耳,字聃)請教過禮節。你的祖先是我的祖先的老師,那麼,我們應該是世交了。李元禮和他的賓客聽了孔融的推理,對他的聰明機智都讚不絕口。不過,一個叫陳韙的賓客卻譏諷地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反駁說:「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潛台詞是你現在實在不怎麼樣!陳韙頓時被他懟的啞口無言。這樣反應了孔融的機智,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孔融有點兒刻薄,比較擅長挖苦和諷刺旁人,這也是他的性格之一。

也正是這樣的性格害了孔融,孔融是忠誠的儒家弟子,推崇仁愛、仁政,然而,孔融在任北海相時,有個人來墓前哭喪悼念他的父親,按常理說,應該感到欣慰才對,但孔融不是常人,他覺得此人哭的不夠真切,哀傷,有褻瀆父親之意,竟然下令將此人斬首示眾。從此以後,他怪異的行事方法和他的名聲成為了正比。

孔融自恃才高、名高,認為什麼事情都能幹,也導致了他悲慘的結局,三國中,孔融後來投靠了曹操,但其行事張揚,不加收斂,嘴上更是仗著文化人優勢得理不饒人,曹操征戰荊州的時候,孔融一力勸阻,被曹操斥退,孔融便口出怨言,被有心人聽去告訴了曹操,曹操一怒之下便誅殺了其滿門。其罪之中就有一項「不忠、不義、不孝」。

孔融一生可以說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年少成名,本該好好利用,人生開個掛是沒問題的,然而文化人往往很清高,常常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裡,也是這樣的性格害慘了自己。所以說別以為你當上了大V就高枕無憂了,朝廷有的是辦法把你的號給炸了,而且還會有人在評論里叫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大嘴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她是民國京劇演員,他是上海灘黑老大,相差20歲,卻造就經典愛情

TAG:李大嘴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