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朝時的皇帝叫「帝」,為什麼宋朝皇帝叫「宗」?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漢朝時的皇帝叫「帝」,為什麼宋朝皇帝叫「宗」?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死了,大家是要對他蓋棺論定一下的。這出自周朝,他們把商擊滅之後,開始著手給兩個先王擺功,一個誇為「文」,一個稱為「武」,也就是所謂周文王和周武王。謚號的作用就是對君王置褒貶,讓活著的王深自悚栗,不敢過分為非,這發揮了一定作用,春秋時楚共王臨死,很慚愧地對大夫們說:「我幼年即位,水平很低,國家治理得很一般,還去跟晉國打仗,鄢之戰敗得一塌糊塗,辱沒祖宗,給諸位大夫帶來憂慮。

比如漢武帝、魏文帝、晉武帝、梁武帝、隋煬帝。一個主要原因,那是因為唐朝以前,天子守七廟,也就是哪怕這個朝代皇帝再多,也只能是7個皇帝有廟號。所以為了不使一些皇帝沒有廟號無法稱呼,都統一用謚號,於是唐朝以前全是某某帝。秦朝則是另類,贏政自稱始皇帝,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代,規定自己以後的皇帝稱二世、三世、四世

到了漢景帝時代,因為漢文帝輕徭薄賦、於民休養生息,群臣覺得漢文帝的德行高深,足以為萬世法,於是給漢文帝立了太宗廟,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有大功於天下,漢太宗文皇帝劉恆有大德於天下,要讓後世皇帝世世代代祭祀太祖太宗。

不過明清時期帝王稱號又有小的變化,唐宋之時的謚號,謚字多,且每個字地位相同,不分主次。這種情況到明朝時發生了變化。明清的謚號對此做了一個改革,在眾多的謚字中分出主次。即多字的謚號,前面的字都是修飾,最後一個字才是主謚。例如明太祖史書都通常稱為太祖高皇帝,他的全稱則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遠笑著 的精彩文章:

豬八戒和沙僧認識,孫悟空為啥不認識沙僧?王母一開始就知道
雍正的兒子都是弘字輩,第2字帶「日」旁,為什麼弘曆例外?來看看

TAG:永遠笑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