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加入瑜伽的視覺,我們說美

加入瑜伽的視覺,我們說美

這一期,我們以瑜伽的角度說美。

談到「美」的時候,誰來說「抽象」的美是不討喜的,我們一般喜歡具體的美,高清的美,精緻的美。但問題是真實生活中的美,既是我們無法逃避的話題,又必然要進入「抽象」範疇——真實自然,放鬆而能量充沛,身心平衡,知行合一……而當我們加入瑜伽的視角,所謂美,就更是一個融合了身、心、行動的,完整的實踐。

在封面故事裡面,我們請來了一對姐妹花,一個是瑜伽老師的姐姐王楚函,一個是藝人演員的妹妹王珞丹。文章中,談到她們的幸福家庭,努力堅持的工作,快樂富足的內心,也許對於她們來說,這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美。於姐姐而言,在這個當下,找到自己的使命,為別人做點什麼就是快樂;對妹妹來說,活得愜意,做自己就是快樂。快樂自心而來,由心而在。有了這樣柔軟的內在,美也就隨之而來了吧?

*八月刊封面

在本專題中,我們以六個不同的角度(美之曲線、美之腹部、美之肌膚、美之衣著、美之聲音、美之合一),更進一步地詮釋美。

美之曲線

人的身體,是力學、工程學和物理學意義上最精妙的構造。骨骼是人體的基礎結構,是所有構造的支撐。骨骼的作用如同槓桿,肌肉則像纜繩,骨骼與肌肉相互配合,便能讓身體向特定的方向移動。這種巧妙的結合,使得肌肉系統能卓有成效地工作。然而,如果骨架的排列曲線不好,便會影響到整個身體結構,進而導致肌肉活動效率低下,易疲勞、易患病,而且也並無美感可言。那麼健康的、美的人體曲線,是什麼樣的呢?這篇文章從傳統中醫(推拿)的視角,談談如何收穫曲線之美。

美之腹部

在賴賴老師多年的教學中,經常會有女學生提到她們患有月經不調、內分泌紊亂以及其他婦科疾病等。究其原因,大部分學生都是腹部長期過度緊張,或者在一些運動和瑜伽練習中主動收緊腹部所致。真正健康的腹部只是視覺上的美感嗎?在瑜伽練習中,我們的腹部應該如何正確地做功?既然腹部的健康狀態如此重要,文章中,賴賴老師就從不同的體式類別出發,講講在瑜伽習練中腹部該如何正確地做功。這樣大家可以將正確的方法引入到同類別的其他體式。

美之肌膚

為什麼練瑜伽皮膚會變好?是瑜伽讓我們更多地關注內在,而內在的美好,慢慢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氣質和皮膚。自從練了瑜伽,我們開始對這些非自然的東西無動於衷。要說到練完瑜伽對美最大的改觀,張米老師覺得是開始坦然接受自己容顏慢慢變老,所幸身材可以保持不變。她將以一個前時尚行業從業者轉變為瑜伽習練者的雙重身份,給我們分享一些自己的護膚理念和改變。

美之衣著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瑜伽服?瑜伽服時尚該怎麼追?龍萍老師認為,時尚和流行有區別也有聯繫,她覺得流行是某個時間段大家都去追隨的,而時尚是結合適當的流行元素,穿出適合自己的。這個就像選擇適合自己的瑜伽派系一樣,首先要了解自己,去認識自己,隨著自己不同時期的特質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和練習方向。

美之聲音

說話太小聲,學生聽不清?教了一天課,喉嚨嘶啞?甚至因為長期錯誤用嗓患上咽喉炎?瑜伽老師也是老師,是所謂的「職業用嗓人群」,需要學會科學發聲。即便不是老師,我們也想讓聲音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表達更清晰,更好地和他人溝通交流。我們請來國際演講會會員、聲音訓練師肖華老師為我們分享聲音的美化之法。

美之合一

我們往往感嘆一個人的驚艷氣質,卻忽略了這種美是從TA充盈的心靈、豐饒的內在自然流淌出來。朱芷希老師所詮釋的「美」之內涵似乎能夠為它注入一種平衡。著裝、話語及行止等外在表達,不僅是內在狀態的呈現,更是與他人溝通的媒介。若內心充實,我們也會想要將這份充實與世界分享,這就是我們重視著裝、語言和行止的意義。

其他精彩

除了以上很多關於「美」的內容,還有一些關於實際應用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乾貨的形式把更多瑜伽內容帶給大家。

關於在後彎體式中如何正確運用臀大肌——臀部最主要的肌肉,瑜伽老師的看法存在很大分歧。在理療欄目中,講到了在你做後彎體式的時候,臀大肌是什麼狀態?是擠壓的還是柔軟的?臀大肌在後彎時,應該收緊還是放鬆?文章中,大家可以找到答案。

有些人認為瑜伽不需要音樂,因為要更專註在老師的引導和呼吸上;有些人則認為瑜伽是需要音樂的,因為可以更好地釋放情緒,營造一種氛圍和能量。那麼瑜伽課堂上(或者是個人習練中),是否應該要有音樂?在專家問答欄目中,今年的廈門「YONION 有你」瑜伽藝術生活節的數位瑜伽導師,分別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在課堂內外欄目中,我們學會如何避免成為自戀的瑜伽老師,把瑜伽習練與學生分享,在這個過程中鼓勵他們自愛,允許學生和我們自己與內心、與他人、與周遭的世界深刻地建立聯結。自愛會引領我們走向自我最深刻、最私密的地方,走向人類存在的核心。於是,我們就能更純粹、更有力量地與他人分享愛意,這也就是沒有自戀的瑜伽承諾:當我們愛自己時,我們也能夠將愛傳播給他人,傳播到各地。

在視界欄目中,我們拋開認知經驗中的藝術研究理論和美學分析方法,從瑜伽辭彙重新出發,重新詮釋當代藝術家黃立言的作品《修辭與隱喻》。從他的作品中,我們還是看到一些熟悉的元素,無論是體式,還是哲學。

劇透到此結束,如果還想知道更多內容以及以上內容詳情,敬請關注《瑜伽》雜誌八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瑜伽YogaJournal 的精彩文章:

5大體式,讓你擺脫「手機脖」

TAG:瑜伽YogaJourn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