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世民的哥哥,歷經三朝不倒,卻只是依靠吃喝玩樂?
李世民作為一代明君,能夠忍受魏徵的直言,也關注民生關心百姓,但在登基之時,也是踩著自己兩位哥哥的鮮血成功上位。不過他還有一位哥哥,沒有本事,但還是渾渾噩噩在七十歲的時候當上了大官,做了一個富貴閑人。
李世民的這位哥哥叫做李奉慈,李奉慈的爸爸叫做李湛,李湛是李淵的兄弟,但因為離世的比較早,他的兩個兒子便由叔父李淵撫養,於是李世明和李奉慈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感情也很是深厚。
李奉慈從小便不求上進,每當李世民等人習文練武之時,不知是覺得自己失去父親沒有靠山出不了頭,還是根本沒有上進心,只想渾渾噩噩度日的心態,又或者是擔心風頭太甚容易招致報復,總之李奉慈整日遊手好閒,不學無術。
李淵自己有五個兒子,再加上李奉慈又不是親生兒子,無法下手打罵,也就放任李奉慈自生自滅,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當李淵擊敗了隋朝軍隊,建立了唐朝社稷江山時,也沒有虧待這位侄兒,給了他一個渤海郡王的爵位。那個時候,李淵對於這個侄子還沒有完全失望,給他封官加爵也是希望能夠鼓舞他,看到他的上進心。
李淵還說過:「吾仇人有善且用之,況親戚乎?王等昵小人,專為不軌,先王墳典不聞學,何以為善哉?」。可惜也沒有任何作用,李奉慈就這樣過著富貴閑人的日子,因為沒有競爭力,也沒有王位爭奪或者是權力傾軋的煩惱,甚至由於血緣和李世民更近,在李世民開始革新,把沒有功勞的郡王降級為郡公時,也躲開了風波,保住了王爵。
而李奉慈可能是生活太過於悠閑,沒有什麼心理壓力,活的很是長久,經歷了李淵,李世民兩代後,在李治當政時期,熬成了皇上的大長輩,身份尊貴,出任了原州都督。在李奉慈過世後,出於尊敬,李治還給了他「敬」的謚號。
雖然一輩子沒幹什麼有名堂的事,但尊貴的身份和不求上進的生活作風,也讓他在皇室的大壓力下,活出了另一種模樣,不過人若是沒有個追求,那也確實和鹹魚沒有什麼分別了。


※秦滅六國後嬴政成為了第一位皇帝,那麼其他六國的君王下場如何?
※走上了權利高峰的李斯,也落了一個最為凄慘的下場
TAG:大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