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最愛酸酸甜甜的百香果,它的花你見過么?

最愛酸酸甜甜的百香果,它的花你見過么?

季夏剛過,國內大多數地方的太陽依然在認真執勤,努力地把更多熱量散布到並不需要它的地方。在這種日子裡,不得不出門受罪的時候來杯「流星雨」果茶,解渴消暑能回血不少。

「流星雨」中的那些黑色顆粒就是今天主角百香果的種子了。去水果店裡買來一個完整的百香果對半切開,就能看到果子內貼壁生長了「一圈」黃中透黑的顆粒,黑色的部分是百香果的種子,而半透明的黃色部分是它的假種皮,也是百香果主要的被食用部分。

百香果切開後令人密恐(?)的內容物。圖片:Fibonacci / wikimedia

「西番蓮」另有所屬

百香果也被稱為西番蓮,這是因為百香果主要選育自雞蛋果(Passiflora edulis,其中edulis意為可食的),而雞蛋果屬於西番蓮屬Passiflora。

事實上這個屬中還有一種正式中文名就叫西番蓮的物種P. coerulea,結出的果實和雞蛋果十分相似,但是又小又酸,少有人食用,因此大多數人對它就比較陌生,產生了張冠李戴的結果。

但如果你常逛花市,或者對養藤本植物情有獨鐘的話,「時鐘花」這個名號你應該不會陌生。花市中的「時鐘花」可不是時鐘花屬Turnera的正牌時鐘花,而是西番蓮P. coerulea。西番蓮屬大部分植物的花都帶有大量的須狀副花冠,形似錶盤刻度,再加上它們立起分叉形似指針的雌雄蕊,還真是宛如一個時鐘盤面

看看幾點了~圖片:AL? KUTLU / flickr

獵奇的花,這樣觀察

西番蓮屬的花看著十分獵奇,不過一層層分解的話其實也遵循花的基本結構。最下層10片顯白的「花瓣」可分為兩輪——底部一輪是稍顯綠色的5片花萼,上面一輪更白的才是5片花瓣

往上就是整朵花最吸引目光的部分——副花冠,這也是大多數西番蓮屬植物花朵之間區別最明顯的部分。一般來說它們的顏色排列各不相同,西番蓮P. coerulea的須狀副花冠呈基部深紫、中部白、頂部淡藍紫排列,而雞蛋果的則是基部淡綠、近基部紫色、尾部白色且呈扭曲狀。

西番蓮P. coerulea(左)與雞蛋果(右)的花,同時可以注意,今日主角雞蛋果的葉子為三裂的。圖片:FreeImages.com & B.navez / wikimedia

再往上是花蕊。西番蓮屬的花有一個雌雄蕊柄——先是分離出5個雄蕊,末端是體積相對來說很大的花藥,然後往上是子房,再往上是三個分離的雌蕊花柱。

是激情還是受難

雖然西番蓮屬的花看起來挺像時鐘盤面,但是1700年左右,當時在巴西的基督教傳教士為了使當地土著居民皈依基督教,便根據當地原產的西番蓮花蕊的形態,給它起了個flor das cinco chagas的名字,意為「五處傷口的花」,用以作為耶穌受難的象徵

後來這種花就被稱為passioflos,其中passio意為「受折磨」;之後passio又引申出了「無法自控的激情(即是折磨)」的含義,衍生出了passion「熱情、激情」;再之後進入英文環境產生了passionflower的叫法,令人誤會為「激情花」,以及將passionfruit誤會為「激情果」(實為「受難花」、「受難果」)。

某種西番蓮(Passiflorasp.),不考慮本義的話,紫色的花朵在視覺上確實充滿激情。圖片:Madereugeneandrew / wikimedia

Passionfruit成為中國市場上比較常見的水果時,得到了「百香果」這個直接音譯的名字。但除了音譯之外,這名字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它含有不少和其它熱帶水果氣味相似的芳香物質,虛指「百」香,可謂是做到信達雅了。不過打開某搜索引擎輸入「百香果」,會看到有人稱其含有100多種水果的風味,這就是瞎說了。

百香果的酸味來自蘋果酸、奎寧酸、草酸等有機酸,而不是一般認為的維C。嗯,雖然它也確實含有不少維C啦。不少喜歡百香果的人愛的就是它的這股酸味兒,不過目前市場上的百香果其實都是特地選育過的酸味較弱的品種了。

流口水了沒?圖片:pixabay

千奇百怪「雞蛋果」

原種雞蛋果的果實成熟後一般呈紫黑色,酸度不高,但果實直徑較小,含水量較低,食用性較弱;而它的變型黃果雞蛋果P. edulisf.flavicarpa果實成熟後呈黃色,直徑較大且含水量高,但可惜香味弱又酸度高,且不易自花授粉結實,種植人工成本大。直到二者的雜交品系推出,這些缺點得以克服,百香果才正式大量面市。

市面上比較少見的黃果雞蛋果。圖片:liveincostarica.com

雜交後的品系成熟果實呈紫紅色,直徑較大含水量也高,同時酸度低甜度高,香氣明顯。最重要的是自交親和性良好,可以自花授粉結實,這才讓我們能以較低的價格在水果店直接買到。

市場上的百香果。圖片:David Monniaux / wikimedia

西番蓮屬中除了雞蛋果以外,還有不少種類也被納入了可食用passionfruit的範疇,比較常見的就是香蕉百香果P. tarminiana(banana passionfruit)以及大果西番蓮P. quadrangularis。

其中香蕉百香果在我國沒有分布,近些年似乎被部分人注意到,開始有作為新「奇葩水果」宣傳的趨勢。其果實外形呈長條形,成熟後發黃,略像香蕉(在我看來其實更像指橙或者木通,包括顆粒狀的內容物),甜味也挺明顯,不過目前還是小眾水果,只能在網上的進口水果店購買嘗鮮。

依次為成熟的香蕉百香果、澳洲指橙與三葉木通的果實。圖片:blogspot.com & mercadolivre.com

大果西番蓮在我國最南的幾個省份早已有種植,花朵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但食用果實似乎較少。不過在越南等地,果實巨大形如番木瓜的大果西番蓮早就被作為蔬菜食用,雖然沒有發達的假種皮和大量果汁來作為水果食用,但未完全成熟的大果西番蓮可以直接切塊煮食果瓤,算是一種合格的「瓜類」。

大果西番蓮的花朵,擁有克蘇魯風的造型艷麗。圖片:mercadolivre.com

最後介紹一個小Tip:觀賞食用兩相宜的西番蓮少量種植時很容易存活,有興趣的話買百香果的時候多買一個,試著種看看吧。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4年的第224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ArcherEmiy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什麼?城市生活把鳥都逼聰明了?
暴脾氣的阿德利,不愧為企鵝界的一股泥石流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