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安萬年之二百零五:長安改稱西都,東漢光武帝劉秀為什麼放棄定都長安?

長安萬年之二百零五:長安改稱西都,東漢光武帝劉秀為什麼放棄定都長安?

為方便閱讀,請點擊「自然自覺自在」,關注此公眾號!

西漢末年,自稱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的漢宗室劉秀,打出「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幟,在南陽起兵反莽。數年之後,劉秀在烽火連天的戰爭環境里登基稱帝,旋即定都洛陽,統一天下,重建了漢家王朝,歷史上稱為「東漢」,並把劉秀再造漢室的功業稱為「光武中興」。

東漢光武帝劉秀既然以「復高祖之業」為號召,後又以「重造漢室」而自矜,意思就是說,劉秀是在復興漢高祖劉邦所創下的基業,也得意於能夠讓「老劉家」重新擁有江山社稷。但為何最終卻捨棄漢王朝的舊都長安,而選擇定都洛陽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劉秀登基稱帝的時候,關中還為赤眉義軍所佔據,後來征西大將軍馮異雖然收復了長安,但西南的公孫述、西北的隗囂(xiāo)、朔方的盧芳等地方割據勢力,仍然各自盤踞一方,對長安構成嚴重的威脅。長安的危局,讓急於稱帝的劉秀有點等不及,這是客觀條件限制。

劉秀起兵於南陽。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是東漢初年官僚統治集團的根據地,也是劉秀經略天下的戰略後方。建都洛陽符合當代史學家所說的歷代王朝在選擇都城時要考慮「接近王朝或政權建立的根據地」的條件。也就是說,建都洛陽,離老巢近,人和環境都熟悉,遇於心里不慌,這是主觀安全需要。

劉秀削平群雄、統一天下後,有人提出了遷都長安的建議。一直到東漢第四位皇帝漢章帝建初年間,關中一些故老耆(qí)舊「猶望朝廷西顧」。為此,班固還作《兩都賦》,批評那些主張遷都長安的人「習見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識函谷之可關,而不知王者之無外也。」意思是,王者在哪裡建都都是合適的!

遷都之議,至此遂告平息,長安地區失去了昔日作為京畿地位的輝煌與繁華。失去了政治中心地位的長安,仍然是當時全國的經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其在全國工商業中的地位,仍無可取代,長安作為故都和祖廟陵寢所在地,仍然備受重視,因此,改稱長安為「西都」,與東都洛陽合稱「兩都」。

長安作為東漢一朝的經濟中心,主要得益於絲綢之路的重新開通。政治的重新穩定,使大批商隊沿著絲綢之路往來於東西方成為可能。長安工商業基礎底子雄厚,雖然不是終點站,但作為重要的中間站,仍然繁榮一時,保持了全國工商業中心城市的地位,重新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

長安作為東漢王朝的經濟中心,主要得益於優秀的領軍人物。東漢時期,關中文化仍然保持著持續發展的勢頭,學術文化一派繁榮景象,私學教育興盛發達,古文經學異軍突起,產生了一大批文學家、史學家和經學大師,如一門三傑的班彪、班固、班昭,絳帳授徒的馬融,「關西孔學」楊震等人,長安成為士人薈萃之地、冠蓋雲集之都,與河洛文化相互激勵。東漢文化重心的西移,靠的就是這些「長安學派」。

從光武帝劉秀開始,東漢王朝的歷代皇帝即位之後,首先必須要親到長安祭祀宗廟陵寢。長安還充有太常,負責長安的宗廟陵園的保護,主持祭祀。太常之下,設有廟令和西漢每個皇帝陵園的管理官員。同時,各個陵園還有常駐軍隊,負責日常保衛。

關中繼續設立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大特別行政區,沿稱「三輔」,其地位與京師洛陽平起平坐,均歸司隸校尉管轄。東漢時期,長安仍稱「西都」和關中沿設「三輔」,有助於長安和關中地區迅速醫治戰爭帶來的創傷,社會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

...............................................

................................................

自然於道,自覺於法,自在於我

歡迎閱讀,敬請關注,讚賞傳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自覺自在 的精彩文章:

長安萬年之一百四拾八:秦始皇陵銅車馬,青銅鑄造業的巔峰之作!
長安萬年之一百四拾四:姿態各異的百戲俑,秦代的演藝名星是什麼樣子?

TAG:自然自覺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