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雙語教育的新界定

關於雙語教育的新界定

"雙語教育"這個概念究竟應該如何界定?所謂雙語教育,一般人從教育目標的角度出發認為雙語教育是培養學生具備兩種語言能力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幫助和訓練學生掌握目的語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巧。準確他說,雙語教育指的是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從而使學生通過授課語言的運用來達到掌握兩種語言的最終目標。學生通過一系列雙語課程的學習可以學到目的語的語言系統知識,也可以掌握運用該語言的技巧。

我們認為,就雙語教育的適應空間、滋生土壤與操作主體而言,雙語教育應該是雙語言環境和跨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狹義的以英文原版教材為依據的教育,不應當是雙語教育,而是傳統意義上的單語教育而已。而為求雙語教育之名,將漢語簡單翻譯成英文也很難界定為真正意義上的雙語教育。一個人英語很好,是不是就可以從事雙語教育?也未必。雙語教育的執行者,應該是學貫中西,真正吃透中西方文化,具有跨文化背景。在全球背景下研究人類共同的文化現象,探索人類共同的認識規律,以跨越國界和民族的普遍真理服務於社會受眾。在這個方面,錢鍾書等老一輩大師級學者為我們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例如:錢鍾書在《管錐編》中就綜合使用不止一門外語詮釋中國經典,他在解釋《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時就用英語引用柏拉圖的話進行比較:Hence no intellident man will ever be bold as to pu into language those things which his reason has contemplated, especially into a form that is unalterable. Names ,I maintain,are in no case stable. 錢鍾書說柏拉圖的話「幾可以譯註《老子》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張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儒家及其恕道

TAG:張張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