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媽戰蚊全攻略

寶媽戰蚊全攻略

「秋老虎」來了,蚊子們並未因此消停,對寶寶們的進攻還會更加「猖狂」。看著寶寶可愛的小臉、胖乎乎的小手、白嫩嫩的大腿、甚至小屁股上,一個一個、一片一片的紅疙瘩,爸爸媽媽心疼死了, 說起來全是淚!

有沒有辦法可以有效防叮咬?被叮了怎麼辦?日本的防蚊小葯能給寶寶用嗎?驅蚊水該選進口的還是國產的?。。。。。。

你有的這些疑問我曾經也都有,為了讓我的寶貝樂樂少受點罪,樂樂媽我可是做了不少功課,分享給大家。

會叮人的蚊子有哪些?

攻擊人類的蚊子最常見的有三種:

庫蚊:又叫家蚊,就是平時最常見的,一般在室內或住室附近活動,主要是在清晨或黃昏後叮咬人類。

伊蚊:又叫亞洲虎蚊,老百姓俗稱花蚊子。這種蚊子多數出現在野外,樹木多的小區里也經常會出沒,白天也會攻擊人,吸血量很大,是傳播乙腦的重要媒介,因此要格外小心。

按蚊:又叫瘧蚊,可以傳播瘧疾和絲蟲病。多數在河流、胡泊、稻田這些有水的野外場所出現,黎明或夜間攻擊人類。

叮咬過程

很多人不明白,蚊子不就是吸點血嗎,為什麼我們的皮膚會起包,有時候甚至會腫的很大甚至過敏?其實蚊子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大。

蚊子叮上你,在吸血的同時,還會排泄出一些分泌物到你的皮膚上,其內不僅含有大量細菌病毒,而且都有過敏原。而人體的免疫系統也不是吃素的,一旦發現蚊子的這些排泄物,就會分泌出一種叫「組胺」的東西來抗擊。但「組胺」也會引發過敏反應,讓你的皮膚麻麻痒痒的,長出小鼓包。要等「組胺」慢慢代謝掉,麻癢感才會緩解。

小寶寶還沒建立免疫應答,因此初次被叮咬後反應小,但再次被叮咬後一部分孩子就可能出現嚴重局部反應:如明顯紅腫、局部水皰,在瘙癢撓抓之後還可能會感染,遺留的色素沉著往往好幾個月才能恢復。

甚至有些寶寶被叮咬後還會出現全身反應,比如全身皮膚瘙癢紅腫,眼瞼、口唇、四肢腫脹,甚至呼吸困難、神志淡漠,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不幸被蚊子叮咬該如何正確處理?

很多寶寶被蚊子叮了以後,當時只是有一個小包,但幾個小時之後甚至到第二天就會變成一個又大又硬的包,有時候中間還有膿包或者水泡。因此寶寶被蚊子叮了以後一定要儘早處理:

中和毒素,減少吸收:因為蚊子叮咬排出的毒素大多數是酸性的,所以用鹼性物質會中和掉一部分毒素。可以用小蘇打水鹼性肥皂塗抹叮咬處。

冷敷: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塊冷敷叮咬處,敷5分鐘休息5分鐘,多敷幾次,同時抬高腫脹的肢體,具有止癢和消腫的作用。

抹葯:可以塗抹一些清涼油或薄荷膏,能減輕瘙癢,避免寶寶去撓抓。但注意不要抹在皮膚有破潰的地方。此外很多寶媽會用一些日本的小葯,既有塗抹的藥水,也有防癢貼。但大多數此類產品里都有苯海拉明這類抗組胺葯,可以用,但不建議多次反覆使用,也不建議給1歲以下小寶寶使用。

如果叮咬面積比較大,也可以用爐甘石洗劑塗抹,既可以減輕瘙癢,也可以預防皮膚進一步腫脹,但一定要避開眼睛周圍、以及皮膚破損處。

避免感染:給寶寶剪短指甲,避免因撓抓而皮膚破損。

如果出現全身反應,即使程度輕也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如何幫助寶寶擺脫蚊子的叮咬?

寶寶讓蚊子叮咬了還真不是小事,輕則瘙癢難受,重則過敏感染,甚至出現全身反應,還有可能傳染疾病,因此預防蚊子叮才能讓寶寶少受罪。

01

防蚊

咬人的蚊子都是雌蚊,而雌蚊是離不開水的,因為它們需要把卵產在水裡。因此,要特別注意家裡可以存水地方的防蚊,如浴缸、地漏、洗衣機下面的積水等,如果家裡有養花,要注意水生植物和花盆托盤。

此外,一定要注意進出門時防蚊,很多住在高樓層的人往往認為蚊子進不來不太注意,其實蚊子狡猾的狠,會跟你一起乘電梯,也有可能躲在你的包包上一起進屋,尤其是晚上,開門前要扇一扇或者提前噴點驅蚊水。

02

滅蚊

家有寶寶選擇滅蚊產品往往很糾結,在對蚊子和「化學物質」的兩種不同擔憂中找尋平衡是很辛苦的事情,寶寶可以用的滅蚊方法有哪些?

原始滅蚊法:手、報紙、蒼蠅拍、電蚊拍,你能想到的一切可以對蚊子形成物理攻擊的東西,都可以!

滅蚊燈:如果是依靠發光來吸引蚊子的滅蚊燈,研究表明,其效果通常不佳(主要是因為吸引來的昆蟲中大部分不是蚊子);而如果是依靠溫度、二氧化碳、特殊氣味來吸引蚊子的滅蚊燈,效果或許還行,但是由於滅蚊燈通電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多數通電後有電流聲,而且寶寶不能長時間直視看滅蚊燈,因此並不推薦家庭使用。

化學滅蚊:市面上有各種蚊香,傳統盤式蚊香和有香味的電蚊香不適合在有寶寶的房間使用,不僅明火危險,而且灰燼和沒用的香味都可能會刺激寶寶呼吸道;但質量合格的無香型電子蚊香是可以使用的。

其實不需要過於糾結品牌和是否是進口的,也不用糾結是固體片劑還是液體,因為此類產品的有效成分絕大多數都是除蚊菊酯。經多年科研和實踐證明,這種物質對絕大多數兒童沒有不良影響,但考慮到寶寶比較敏感,建議寶媽兒們儘可能選擇除蚊菊酯濃度低的產品。

03

避蚊

如果打不過也打不著蚊子,那咱可以躲啊!

盡量避開在清晨和黃昏帶寶寶出門,也盡量少去有草叢樹林、池塘沼澤的地方。

蚊子有趨光性,紗窗關好再開燈。

蚊子對氣味敏感,家裡的食物及時放入冰箱,並及時清理垃圾。

蚊子對體味和香味敏感,勤洗澡去汗味,不要用氣味重的浴液。

蚊子喜歡深色,如黑色、深綠色、藍色、紫色、暗紅色等,因此外出盡量不要穿這些顏色衣服。

蚊子在溫度低時活躍度也會降低,因此天氣熱時可以開空調。

04

驅蚊

夏天帶孩子出門,家長手裡一般都會拿把扇子一路走一路扇,驅趕蚊子。也可以在嬰兒車上罩防護蚊帳,蚊子發現進不去也就知難而退了。

近些年驅蚊水也使用的越來越普遍,對於驅蚊水的選擇寶爸寶媽們同樣很糾結,很多品牌不知道那個最適合寶寶使用。其實到目前為止,通過了美國環保總局EPA審核認證的驅蚊成分主要有四種: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驅蚊酯(IR3535)、檸檬桉。前三種成分2個月以上嬰兒就可以使用,但檸檬桉需要3歲以上才能使用。

除了檸檬桉外,其他三種成分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都沒有太大區別,不過DEET是使用時間最長研究最充分的一種,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是我們最推薦的一種選擇。

在濃度方面,如果出門兩個小時以內,給寶寶選用5-10%濃度的就夠用了;如果去熱帶雨林,兒童可以用30%濃度的。驅蚊水可以塗抹在裸露的皮膚上,也可以噴在衣服上,但要注意避開口、鼻、眼睛,也要注意酒精過敏的寶寶慎用,絕大多數驅蚊水含有酒精。建議大家可以先在衣服上噴好驅蚊水再給寶寶穿上。

敲黑板:在驅蚊水的選擇上,重點不是看品牌,而是看成分和濃度哦!

作者簡介

朱眾華,Emma說營養特約專欄作者,80後知性辣媽,最喜人喊她「樂樂媽」。

在大健康領域,樂樂媽可是學貫中西的學霸級「斜杠青年」。

她成長於三代祖傳的中醫世家,15歲就開始做中醫醫助,經年的耳濡目染,讓她對中醫養生有獨到而深入的理解和領悟。

大學本科,她為自己選擇了西醫的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做了5年的婦產科醫生。

後赴法留學,取得人類營養學碩士學位。

樂樂媽不僅有豐富的中西醫臨床經驗,還在女性健康及孕產、育兒營養等方面學識淵博,且善講科普,樂於分享。

自打做了萌寶樂樂的媽,她越發希望能將自己所學專長、所累積的經驗分享給新媽媽和准媽媽們,陪伴女性朋友們一起好「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mma說營養 的精彩文章:

水果里的糖、食用糖、代糖,哪一個最需要被戒掉?

TAG:Emma說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