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見,聽見,感覺到,表達出

看見,聽見,感覺到,表達出

前幾天在奶奶家吃過晚飯帶他回來的時候,走到樓下,他要騎一騎那個他小時候經常騎的搖擺車。但他叔叔家的弟弟不讓他騎,我又在車裡等他。無奈,他噘著嘴上車了。

上車後,他對我說: "媽媽,我想騎那個搖擺車。」

我說:「爸爸在家等著我們得快點把飯帶回去給他吃。」

他說:「小順為什麼不給我騎?」小順是他叔叔家的弟弟。

我說:「你已經長大了,那個小車不適合你騎了。腿都伸不直,之前都把鞋子磨破了。「

他更不願意了,說:「我可以坐在上邊,讓奶奶拉著我跑。」

說完,就嗚嗚哭起來。隨著我車越開越遠,他越來越覺得絕望,就哭得越加兇猛了。

我心裡的煩躁也開始冒出來。真是很想把車停下,打他一頓的。

我說:"你如果特別想騎,為什麼還上車?「

他說:「小順不讓我騎。」然後一個勁地哭著重複:"小順為什麼不讓我騎啊。「

直到到家,也沒停止。我開始從另一個角度哄他。

」小順不讓你騎,真的是不應該啊。「

「是的,他憑什麼不讓我騎?那個小車是我的,是原來姑奶送給我的。」

奧,我明白了,原來他是生氣這個來著。

「對呀,那個小車是你的。」

「是的,小順每次都這樣,我的東西他總把它當自己的,然後還不給我玩。」

「那這樣,你明天對小順說,如果他再不把你的玩具給你玩,你就把它們拿回自己家,也不給他玩了。「

「嗯。就是,我明天就去把我的小車拿回我們自己家。」

他忽然破涕為笑,雨過天晴了。

過了一會,他又對我說:『媽媽,我覺得我也不能把玩具都給自己玩,不給小順分享。「

看,他不是不明事理,他需要的是有人在情緒上支持他。

看過了,聽過了很多朋友間的家庭故事。從旁人的角度,都覺得是雞毛蒜皮,小題大做,可是如果是自己身陷其中,那必定是坐立不安,心緒難寧。我也在覺得委屈的時候打電話給朋友,說著說著就哭了。朋友也有時會陪著我哭,和我一起罵讓我受到委屈的人。我並沒有受到朋友的慫恿,回頭就把讓我受委屈的那個人給砍了,而是在哭過之後,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哪裡出了問題。

我想,這就是我們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吧。我們需要的並不是道理,而是切切實實的陪伴,理解和支持。有很多的"道理「,其實是值得商榷的。比如說「作為媳婦,應該孝順老人「,那老人有沒有看到媳婦的付出和不易呢?有沒有在媳婦為工作不停奔波和忙碌,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給予一些寬慰的話,而不是指責其不做家務,不照顧家庭呢?還比如說「當大的應該讓著弟弟妹妹「,這樣的言論讓多少家的「老大」終其一生都背負著陰影和壓力,活得不得舒心和輕鬆?請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問一些憑什麼,為什麼。而不是人云亦云,拿道德標準壓人。

如果我們付出,那必須是自己心甘情願。

我們可以一個人走過漫漫黑暗,但是心裡得知道有人在陪伴我們,等待我們。如果穿過黑暗,還是荒涼,我們穿過黑暗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拿一些「道理」去說服別人,其實是一種想偷懶省事的做法。那樣地話,不用去認真地聽對方在說什麼,做什麼,不用去認真感受別人的痛苦,也不用思考用怎麼樣特別的話語,才能打動別人。但是,那是一個省事卻不起作用的做法,只會將彼此的矛盾更加對立。

真正看到別人,聽到別人,感覺到別人,然後真心實意地表達出能幫助到別人的話語,真的很難,需要放下自我身段和立場。然而,這是一條自我修行的道路,也是一條有價值的道路。

謹以此文獻給我的孩子和陪伴他成長的兩個弟弟,還有所有在我灰暗時期幫助過我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路悠然 的精彩文章:

TAG:世路悠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