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開口說話的早晚跟智力有關係嗎,說話晚多半是有這3個原因

孩子開口說話的早晚跟智力有關係嗎,說話晚多半是有這3個原因

在遊樂場邊上,有好多陪同家長坐著陪孩子。有熱情的家長打開了話匣子,圍繞著育兒的話題滔滔不絕,好不熱鬧。這一陣說到了孩子什麼時候會說話,引得一旁樂的聽音的男家長們都紛紛加入討論。

A說,我家是個男寶。七八個月開始叫爸爸,到一歲會說媽媽,但和同齡很多小女孩比,會說的有點少。我們也沒強求,想著到年齡他一定就能說很好了。現在3歲,斷斷續續能做個表達,但馬上要上幼兒園,這個語言水平不知道能不能正常交流。

B說,我家有個特別能叨念的女寶。1歲的時候很多詞語只要聽一遍就能很好模仿了。看她語言能力還不錯,我經常給她讀繪本,也讓她鸚鵡學舌。現在2歲半的她,偶然會冒出很高級的辭彙。看來讀繪本對她語言能力鍛煉有顯著效果。

C說,我家寶的語言發育情況和書里寫的吻合。2歲的他現在說話有點顛三倒四,明明是我,說成你,句式雖然不能強求,但也太外語表達了吧。

關於孩子們學說話有太多有意思的事兒。作為交流的主要工具,2-3歲間孩子們進入語言爆發學習期。如果你家的寶寶的語言發育沒有達到和他年齡相當的水平,父母們可以參考以下因素進行修正:

1、生理性因素

在諸多因素中要首先排除生理性問題,主要是孩子的聽力是否有障礙、發音器官是否發育異常等。

2、心理性因素

對孩子語言上表現不佳的情形總是急於糾正,達不到則指責批評會傷害孩子的自尊,讓孩子對語言產生抗拒和厭惡的情緒。

如果孩子對說話對象不關心,語言單調,表達費力等情形要考慮孩子是否有社交行為障礙,這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

3、家庭性因素

1)沒有很好的語言氛圍,和孩子語言溝通匱乏。模仿是孩子語言習得的主要方式,如果和孩子少語言交流,孩子沒有必要的語境,說話肯定晚;

2)陪護人行動代勞語言,孩子只需動動手就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並未體會到語言工具性的作用;

3)多重語言環境可能會讓處於語言學習階段的孩子產生混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