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袁崇煥為什麼能取得寧遠大捷,都有哪些因素?

袁崇煥為什麼能取得寧遠大捷,都有哪些因素?

努爾哈赤從萬曆四十六年以「七大恨」起兵八年以來明朝在遼東少有勝績,失地喪師無算。

本來天啟皇帝的老師孫承宗領兵部尚書遼東督師建立了關寧防線,並且將防線延伸到了錦州、大凌河一線關外局勢日趨好轉。誰成想孫承宗被黨爭牽連,魏忠賢派高第代替孫承宗掌管遼事。

高第一反孫承宗的戰略,不戰而要放棄從山海關到錦州的八百里防線,撤軍民入關內。此令一下關外明軍亂做一團,紛紛往南撤。而努爾哈赤聽聞此事,即可點起八旗精銳率兵南來,一路經過關外堅城堡壘無數都沒有遇到抵抗,直到他來到寧遠。

當時的寧前道正是袁崇煥,按理他也應該撤,但是袁崇煥說:「我為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必不去。」高第讓他撤退,他就要獨卧孤城以當虜。要知道袁崇煥在寧遠兵力不過一萬,努爾哈赤八旗兵號稱二十萬,最少得有六萬人。並且孤城無援,當時怎麼看都是個死局。而且袁崇煥極有可能已經在那時做好了殉國的準備。所謂「崇煥更刺血為書,激以忠義,為之下拜,將士咸請效死。」

要知道,努爾哈赤之前在遼東打下了兩座鎮城、四座路城以及無數衛城。明軍基本失去了野戰後金的勇氣,並且被打出了恐金症。這種情況下沒有人看好寧遠,但是袁崇煥憑藉自己的堅強的意志和過人的謀略創造了一個奇蹟。寧遠之戰過程相當激烈,後金輪番攻擊了四天後突然撤圍而去。

這裡不細說寧遠之戰的過程而談談為什麼袁崇煥能取得寧遠大捷。

第一,將帥一心、同仇敵愾。

將為軍膽,袁崇煥這個人明顯膽子比較大,雖然是個文官,但是指揮水平還是有,最重要的是很有勇氣,敢來打。被袁崇煥的精神激勵,寧遠軍民是上下一心,人人效死力守城。

第二,城池堅固、守城為戰。

孫承宗提攜袁崇煥為寧前道後,袁崇煥就和祖大壽一起在修寧遠城了,非常堅固而去寧遠城和古代其他常規城池修築又有區別。很有可能參考了當時西洋傳教士帶來的西歐星堡的概念,城牆有對外延伸的部分,這樣可以增加攻城戰中守軍對於敵方的殺傷。

第三,保甲聯防、嚴查姦細。

努爾哈赤用兵老道,擅長諜戰,以往攻城過程中都會安排姦細在城中裡應外合。往往在戰事焦灼時一小股襲擊城門的姦細就能改變整個戰局,這招在遼東攻城戰中屢試不爽,但是在寧遠城下卻失效了。寧遠之戰前,袁崇煥就用保甲法軍民聯防嚴查姦細,保證了寧遠之戰只要專註對付城外的後金大軍而不需擔心姦細乘亂開城。

第四,紅夷大炮、擋者披靡。

寧遠城有紅夷大炮11門,在寧遠之戰前,這11門大炮不在城內而在城外首山陣地。袁崇煥把這11門大炮從城外運到了城牆之上,而且極有可能在開戰第四天一發炮彈的濺射傷到了努爾哈赤本人。這就可以解釋後金的突然撤退,並且導致了八個月後努爾哈赤因傷病死。

說一千到一萬,寧遠之戰明軍能獲此大捷首推袁崇煥的戰鬥勇氣及堅強意志,堅城利炮到還在其次。在戰爭里人的因素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戰鬥意志,再先進的武器、再堅固的城池、再精妙的謀略都無從施展。個人也是如此,自助者天助之,我們就算在絕境也不應放棄努力,萬一奇蹟真的發生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暉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黃馬褂有什麼作用?
劉備臨終之前,為何將兵權交給李嚴,而不交給諸葛亮?

TAG:星暉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