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姜文這次的逼裝的不咋地

姜文這次的逼裝的不咋地

這是一篇遲來的推文,因為早些時候發現《飲家》已經有文在前頭,畢竟我不是靠自媒體賺錢,就迴避了。只是今天閑來無事,就覺得有幾點還是需要補充一下。

裝逼是姜文電影永遠的主題,所謂裝逼就是他總會告訴你些你不知道的事。尤其是「民國三部曲」以來,他的電影就被解讀為有內涵,寓意深。有人說不好,看不懂的,只能說明沒有內涵。托爾斯泰說過:藝術不是技藝,它是藝術家體驗了的感情的傳達。《邪不壓正》里滿篇都是這種導演自以為是的裝逼體驗。但是在喝威士忌這個事上,姜文這次的逼裝的確實不咋地。

關於單一麥芽威士忌的演化歷史,《飲家》的文中有詳細描述,本文不再贅述,結論就是:所謂「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是在2009年,蘇格蘭頒布的威士忌法規中,正式取締了「Pure Malt」這種有誤導性的寫法,規定單一麥芽就只能叫Single Malt,而調和麥芽就只能叫「Blended Malt」。《邪不壓正》的那個民國的時代,人們能喝到、認識到的威士忌,恐怕只會有調和威士忌(Blended Whisky)和純麥威士忌(Pure Malt Whisky)兩種,而不會有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

事實上,現在的港澳台地區還有人把Single Malt稱為純麥威士忌,但這並不是與《飲家》文中的Pure Malt相混淆。因為所謂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是指在同一家蒸餾酒廠里,用大麥麥芽釀造在蘇格蘭境內以橡木桶熟成超過3年以上而成的威士忌,其中Single的意思並不是指某一種麥芽,而是指在同一間蒸餾酒廠里出來的酒。嚴格的說,純麥威士忌可以是一種以單一麥芽為基礎進行的調和型威士忌,它的構成可以是來自不同酒廠的單一麥芽威士忌。所以叫純麥會有誤導,但並不是完全錯誤。

單一麥芽威士忌與調和威士忌本無高地貴賤之分。只不過現在同樣年份的威士忌,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價格是要超過調和威士忌的,這就會讓姜文們喝單一麥芽威士忌的產生一種裝逼的優越感。

實際上,單一麥芽威士忌與調和威士忌不過是兩種風格定位不同的威士忌,單一麥芽威士忌更多體現的是酒廠的個性,比如蘇格蘭高地的格蘭多納酒廠,它的威士忌個性體現的就是濃郁的雪莉風味;蘇格蘭斯佩塞產區的本諾曼克酒廠,則表達的是純手工製作的六十年代傳統的斯佩塞風味。

相比之下,調和威士忌為了滿足絕大部分烈酒飲家的需求而調製出來的,這種酒的口感會更柔順。調和威士忌注重把不同蒸餾酒廠的個性產品通過藝術化的調和而形成一種新的平衡的酒款。夜店裡最受歡迎的皇家禮炮也是調和威士忌。

電影里,姜文還阻止了往酒里加冰塊,台詞是「冰多少錢,酒多少錢」。這又是一次不太成功的裝逼。喝威士忌是否應該加冰(水)是一個沒有定論的話題,但是確實與錢無關。有些人覺得加冰會破壞酒的原味,也有人像姜文一樣覺得稀釋就是浪費,所以就產生了冰酒石,既能冰酒又能避免酒味變淡。但是依然有很多飲家建議加冰或者水,因為這會讓人體會到更多的香氣和口感,也能更好體會威士忌的風味。這種說法是有科學根據的:因為威士忌的酒精度高,會掩蓋酒中的一些較為溫和的香氣和味道,加點水能降低酒精刺激度,才能感受出那些隱藏著的芳香。另一原因是由於水與酒精並不能完全混合,而很多和氣味口感相關的是有機化合物,有機物更易溶於酒精,若酒精濃度太高的話這些芳香分子就完全溶於酒精而無法和空氣接觸,而加水能稀釋酒精,讓這些有機物揮發出來。

泥煤味的威士忌就是一個例子(Peated whisky) 。煙熏味是蘇格蘭威士忌的特徵,這味道來自碳烤過後所產生的化合物- 俞創木酚 (Guaiacol)。研究就顯示這成分在酒精度較高時會被酒精分子鎖在酒裡面。相反當酒精濃度低於45% 時會較容易與空氣接觸,能令香氣更好地揮發。

實際上,我們喝的大多數威士忌在出廠之前都是有過加水勾兌的過程,但是也有一種Cask Strength就是為了展現酒廠最原汁原味的味道。如果你有一支酒標上標註了Cask Strength(簡稱CS)的威士忌,這種酒的酒精濃度大多落在50%~65%之間。我勸你在品嘗的時候,最好是分幾次加水,逐漸降低酒精濃度,再慢慢地欣賞其中的香氣變化,這正是是品嘗CS的樂趣。

紅品會致力於為大家挑選性價比超高葡萄酒,我們不唯名庄、不唯年份、不唯評分,只關注口感與品質!專有進口渠道成就超低價格!酒款均限量供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品會 的精彩文章:

TAG:紅品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