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平之戰——紙上談兵的看法

長平之戰——紙上談兵的看法

公元262年,秦國佔領韓國野王,切斷韓國與上黨郡的最後聯繫,韓國向秦求和,割上黨郡與秦,上黨郡郡守馮亭在不願降秦又無力抗秦的情況下,同上黨郡諸將謀劃後,願將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於是馮亭派遣使者出使趙國,趙王與群臣商量後,接受上黨郡,派廉頗為將駐守長平,防守上黨,由此發生長平之戰。

假如趙國不接受上黨郡,會不會發生長平之戰呢?從秦國國家戰略來說,秦與趙必然一戰,在經過公元前284年五國伐齊,齊湣王被殺,雖田單復國,然齊國已無國力與秦相爭,公元前278年秦軍攻佔楚郢都,楚軍被殲,楚王東逃,遷都與陳,楚國從此一蹶不振,至此諸侯軍事實力能與秦相抗衡的只有趙國。上黨郡乃是重要的戰略要地,秦國一旦擁有上黨,對趙都邯鄲直接構成威脅。

在長平之戰僵持三年階段中,趙王在是戰是和上決策失敗,趙國群臣以虞卿為主主張派人攜帶厚禮去楚、魏,三國合力抗秦,秦主力在和趙對陣,如若楚、魏兩國出兵,則整個戰爭形勢將對趙有力,秦國必然在受挫後與三國議和,則可化解長平之困。而樓昌等大臣則認為直接與秦議和。趙王選擇了後者,派鄭朱為使入秦議和。秦王隆重接待鄭朱,讓天下諸侯知道趙國來議和了,以此來打消諸侯派兵支援趙國,趙未能與秦達成議和。

相持三年之久,趙國國力已無法供應前方四十萬大軍,趙國國內已經到了快易子相食的地步,趙國決策層中沒有看清楚,秦楚的實力差距,秦能滅趙,但是趙絕不能滅秦,趙自胡服騎射後,軍事實力大增,與秦相比,無秦之巴蜀天府之國,長平之戰,秦國糧食供給來自巴蜀,同時趙向其他諸侯無糧可借,各諸侯在隔岸觀火,看秦趙在長平兩敗俱傷。趙國耗不起了,趙國必須主動出擊秦軍,不然國內都要亂了,趙國換下廉頗,以趙括為帥,主動出擊秦國,秦國則悄無聲息的換上主帥白起,長平之戰開始,秦國以60萬大軍圍困趙國40萬大軍,斷糧46天之後,趙軍軍營已經出現吃人現象,趙括組織殘軍突圍,困獸之鬥,秦軍也沒讓趙軍突圍一人,最後趙括戰死,趙軍投降。

戰神白起在長平之戰中,有一舉滅趙之心,對於趙軍降軍,第一,養不起,秦國雖有巴蜀天府之國供應糧食,此時多出的大概20萬降卒,秦國在長平耗了三年,國內也快撐不住了。第二,無法收編,戰國那時和漢唐之後中國爭霸不一樣,戰勝後,可以收編敵方將領士兵,如能收編,則白起必收編這邊20萬降卒一舉拿下邯鄲。第三,不能放,秦國攻佔他國,向來消滅對方有生力量,如放回趙國,則長平之戰,秦國白勝,趙國同時能恢復軍力,對秦不力。如此白起只有坑殺這20萬手無寸鐵的降卒,白起在坑殺降卒時,放回了240名年紀幼小的趙人,親眼看到長平之戰慘狀,回去說與國人會更加繪聲繪色,白起再率軍進攻邯鄲,趙國恐被滅國,秦國將相失和,並未繼續進攻趙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沒事笑笑 的精彩文章:

TAG:沒事笑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