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乍起,我很想你——九首最美秋詞,邂逅最美初秋
秋天的美,
美在一分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
有人的風韻像秋。
菩薩蠻初秋
(明·葉小鸞)
池塘碧浸芙蓉面。蓮房怨粉驚團扇。
何處一聲聲。隔溪歌采菱。
輕雲流影急。秋入平蕪色。
寒雁幾曾還。一江煙水寒。
代表秋天的楓樹之美,並不僅在那經霜的素紅,而更在那臨風的颯爽。當葉子逐漸蕭疏,秋林顯出了它們的秀逸。那是一分不需任何點綴的洒脫與不在意世俗繁華的孤傲。——羅蘭《秋頌》
河傳 秋景
(明·葉小鸞)
雲散。風澹。疏陰涼淺。
碧漢悠悠。玉鉤。
柳邊掛斜西畫樓。初秋。
井梧先自愁。
小幔輕雲澄練綺。
清光美。好把鏡奩比。
倚闌干。嚲鬢鬟。
遠山。秋煙點黛彎。
最動人的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加深的暮色。晚風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侵染,那是一種十分艷麗的凄楚之美。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醉紅所攝住,而情願把奔放的情感凝結。——羅蘭《秋頌》
更漏子 初秋雨後聞鶴唳
(宋·毛滂)
綠窗寒,清漏短。帳底沈香火暖。
殘燭暗,小屏彎。雲峰遮夢還。
那些愁,推不去。分付一檐寒雨。
檐外竹,試秋聲。空庭鶴喚人。
曾有一位畫家畫過一幅霜染楓林的《秋院》。高高的楓樹,靜靜掩住一園幽寂,樹後重門深掩,看不盡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嘗過秋的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畫里,問訊那深掩的重門,看其中有多少灰塵,封存著多少生活的足跡。——羅蘭《秋頌》
眼兒媚 初秋
(宋·張鎡)
凄風吹露濕銀床。涼月到西廂。
蛩聲未苦,桐陰先瘦,愁與更長。
起來沒個人偢采,枕上越思量。
眼兒業重,假饒略睡,又且何妨。
最耐人尋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閑雲。那麼澹澹然、悠悠然,悄悄遠離塵間,對俗世悲歡擾攘,不再有動於衷。——羅蘭《秋頌》
唐多令 初秋
(清·吳綺)
涼入葛衣松。斜陽疊亂虹。
簾影外、蟬語匆匆。
軋鵲排橋看又過,零落盡,藕花紅。
愁極轉成慵。黃花怕與逢。
舊江山、恨煞吳儂。
巷口烏衣城上柳,能幾日,是西風。
秋天的風不帶一點修飾,是最純凈的風。那麼爽利地輕輕掠過園林,對蕭蕭落葉不必有所眷戀——季節就是季節,代謝就是代謝,生死就是生死,悲歡就是悲歡。無需參與,不必流連。————羅蘭《秋頌》
菩薩蠻 初秋湖上
(清·陸珊)
繞堤荷蓋田田立。萬叢綠里嬌紅出。
朝露染花膚。搴花羅袂濡。
牽牛花數點。掩映秋容淡。
小立六橋西。水痕嵐翠低。
秋水和風一樣的明澈。「點秋江,白鷺沙鷗」,就畫出了這分明澈。沒有什麼可憂心、可緊張、可執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塵不染。————羅蘭《秋頌》
卜運算元 初秋夜景
(清·陳珍瑤)
雨霽碧天清,暑退新涼足。
高捲風廊十二簾,煙裊茶剛熟。
翻閱白雲篇,得意從頭讀。
驀見西窗竹影斜,月轉闌干曲。
「閑雲野鶴」是秋的題目,只有秋日明凈的天宇間,那一抹白雲,當得起一個「閑」字。野鶴的美,淡如秋水,遠如秋山,無法捉摸的那麼一分瀟洒,當得起一個「逸」字。「閑」與「逸」,正是秋的本色。——羅蘭《秋頌》
調笑令 初秋聞雁
(清·趙友蘭)
蕭瑟。蕭瑟。
蟬噪夕陽黃葉。西風涼卷羅幃。
乍見長空雁飛。飛雁。
飛雁。引起鄉心無限。
也有某些人,具有秋的美。也必須是這樣的人,才會有這樣的美。這樣的美來自內在,他擁有一切,卻並不想擁有任何。那是由極深的認知與感悟所形成的一種透徹與洒脫。——羅蘭《秋頌》
滿江紅
(宋·吳文英)
翠幕深庭,露紅晚、閑花自發。
春不斷、亭台成趣,翠陰蒙密。
紫燕雛飛簾額靜,金鱗影轉池心闊。
有花香、竹色賦閑情,供吟筆。
閑問字,評風月。
時載酒,調冰雪。
似初秋入夜,淺涼欺葛。
人境不教車馬近,醉鄉莫放笙歌歇。
倩雙成、一曲紫雲回,紅蓮折。
秋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穫的季節,
是充實的季節,卻也是淡泊的季節。
它飽經了春的蓬勃與夏之繁盛,
不再以受讚美、被寵愛為榮。
它把一切讚美與寵愛
都隔離在澹澹的秋光之外,
而只願做一個閑閑的、遠遠的,
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羅蘭《秋頌》


※追憶林徽因:你是那一樹一樹的花開
※石衛強:流鶯疑是生憐意,銜得桃花入句來
TAG:詩評萬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