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鬼城:曾為美國二戰提供大量鋅礦,如今成高污染探險地
由於種種歷史因由,曾經人聲鼎沸的生活區域如今被人們拋棄,遺留下來無人問津的空蕩建築,或是從建好便無人居住的區域,這些統統被人們稱為鬼城。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東南部的一個大型峽谷中,坐落著一個對於美國歷史而言重要意義非凡的小鎮吉爾曼,但小鎮如今面目全非殘骸遍地,成為十年來探險家歷史學家們最嚮往的採礦鬼城,因為這裡的空氣和水都帶著被污染的「毒」。
1878年,一位名叫貝爾登的法官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東南部的戰鬥山附近,發現了巨大的豐富礦山,之後開發出了以他本人命名的的貝爾登礦井。幾個月後,一名當地的新聞記者在礦山上陸續發現了後來著名的「鐵面具」礦井,此井一度成為科羅拉多州主要的鉛、鋅生產來源地。這是美國歷史中著名的採礦小鎮吉爾曼成立的最初鋪墊,這座小鎮完全是為採礦而衍生,建立在海拔2700多米的戰鬥山脈側翼的懸崖上。
在礦源被發現的第二年被稱為「科羅拉多銀色繁榮」的第一年,這裡形成了簡單的礦區並進行開採作業。註定會成為一個主要礦產供應商的到貝爾登地區吸引到運輸投資商的目光,丹佛和里奧格蘭德鐵路公司隨後便在懸崖底部建了條新的鐵路支線,用來運輸礦石。第二年,「戰鬥山礦區」成立,成為了伊格爾縣的一部分。在一些早期的礦區營地里人們生活工作在一起,逐漸形成了一個成熟的城鎮,而吉爾曼小鎮作為礦區的統稱在1886年建立,成為科羅拉多州的鉛鋅礦開採中心。
吉爾曼的開發者柯林頓是一名法官,也是投資商,他在一個命名為「土撥鼠」的礦井中發現了大量的金銀。為了獲得更高利潤更好的進行開採業務,他將這片地區發展成城鎮,投資建造了工人住宅、學校、醫院、劇院、倉庫廠房等,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到19世紀最後一年,小鎮人口達到300人,還有了自己當地的信息媒體機構。不過如今這些建築通通都成了廢墟,剩下一些不值錢的殘骸垃圾遺留在此。
這片礦區山脈在1912年被新澤西州鋅公司收購,小鎮工人們不停地為其主要採集提煉高純度的鋅礦,同時也開採銅、金、銀等礦石。這裡是美國最大的鋅礦開採地之一,曾在二戰期間提供了大量的鋅,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直到1984年鋅價創新低,無法盈利下迫使該公司被迫撤離吉爾曼,尋找更有利可圖的企業,而在生產了近13億噸礦石後,洪水泛濫將其中主要的「鷹礦」淹沒,山脈中主要的河流和土地遭到極端污染。之後小鎮人們也都搬遷離開,留下少數的礦井設備和近840噸的礦石廢料,以及少數車輛和房子。
礦區的污染嚴重,直到2012年地下管道破裂溢出大量的污染原水,鷹河河水呈現出異常的橙色和藍綠色。美國環保署後來將這片區域規划進待處理名單中,並且圍擋起來不讓任何人進出。但是它還是遭到了自然災害以及人為惡意的破壞,相比還殘留有地雷炸藥的礦井和礦區,小鎮里的生活痕迹以及設備廠房更受到歡迎。一些人翻越禁區攀爬到2700高的小鎮上,到這裡進行探險,偷竊或是破壞,搜尋著鬼城有可能出現的驚喜。
歡迎關注、轉發和評論。


※中國最特別的城市,二戰時期日本碰都不敢碰,背後原因讓人唏噓!
※二戰時叛徒人數,蘇聯是500萬,美國是45萬,我國是多少?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