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忘使命 勇攀高峰

不忘使命 勇攀高峰

【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學者筆談】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時代提供新舞台。連日來,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關於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的通知,在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引發熱烈反響。作為一名站在教育、科技一線的高校教師,我要積极參与到活動之中,把個人理想融入波瀾壯闊的國家和民族事業,以實際行動和顯著業績彰顯新時代知識分子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精神風貌和家國情懷。

踐行「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以下幾方面應是當前的發力重點:

一是甘為人梯,為青年創新人才的脫穎而出鋪路搭橋。知識分子的前途和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相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中國知識分子世代傳承的家國情懷。在新時代自覺弘揚踐行愛國奮鬥精神,知識分子理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國家發展偉業。要銳意進取、迎難而上,全身心投入科研事業中,潛心創新創造,為提升我國科技實力作出應有貢獻。同時,知識分子要履行「言傳身教、提攜後學」的責任。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承擔起為國家培養人才、為創新提供智力支撐的重任。要關心、引導和指導青年人才,為國家發現、培養、舉薦青年才俊。要甘為人梯,為青年創新人才的脫穎而出鋪路搭橋,使我國的人才體系不斷完善,後備人才蓬勃發展。

二是構建「科技、產業、金融」握手區,完善科技創新鏈。科學技術有自身的發展規律,我們必須尊重和遵守這個發展規律。在世界科技發展史上,有不少體制機制上的創新造就了科技水平迅速發展的案例。如德國洪堡大學創新的現代大學體制,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創建的研究生體制,美國斯坦福大學創建的矽谷模式等,都極大推動了人才成長與科技進步,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目前,國際上都在努力探討如何解決高校與企業之間的鴻溝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科技轉化最後一公里」問題。過去,我們經常強調科技與產業結合,其實有另一隻手更為關鍵,那就是金融。很多新發明,都是由於金融界或者說風險投資的介入而迅速發展壯大,甚至從零到強。因此,在高校、企業和金融界之間,搭建「科技、產業、金融」高度融合的「握手區」,完善科技創新鏈,不僅是解決高校與企業之間鴻溝的有效途徑,也將是一條助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在這方面,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值得業界關注。

三是減少約束,激發活力,提高效率。在前沿科技領域,發達國家與我們相比,具有深厚的科學基礎、先進的設施條件、強大的科研投入,同時他們還普遍具有更好的科學素養和更高的工作效率。在此背景下,中國科技界如何才能趕超發達國家?顯然,我們必須要有更適合於科技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更高的效率。我建議,在科技界應該進一步減少約束,提高效率,解放思想,激發活力。不斷把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推進,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斷向用人主體和人才放權讓利,使人才放開手腳,釋放創新創業激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廣大知識分子要主動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波瀾壯闊的國家和民族事業中,勇做新時代的奮鬥者,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雒建斌,系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