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黃帝內經》留下了10個字,能做到的人,身體不存毒

《黃帝內經》留下了10個字,能做到的人,身體不存毒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自己的健康,「毒」這個詞出現的頻率開始增高。長痘痘、咽喉痛、身體沉重等,很多人堅信這些都是身體里有毒。於是,排毒成為了一個很流行的話題。

市面上很多排毒產品或者小偏方,都是讓人拉肚子,久而久之大家就認為拉肚子就能排毒。這種說法是非常片面的,用不好還會引起很嚴重的副作用。

要想知道怎樣排毒,首先要理解什麼是「毒」。我們籠統地理解,只要是對我們身體不利的因素都可以稱之為「毒」。這就類似於我們中醫的「邪」的概念,中醫將傷人致病的因素統稱為邪氣,包括風、寒、暑、濕、燥、火各個方面。

怎樣將邪氣從身體中排出呢?

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提到了十個字:「開鬼門,潔凈府,去菀陳莝」,這就是中醫祛除毒邪的一個原則,千年來一直沿用下來。

這裡很明確的提出了排出邪氣的三種途徑。

第一,開鬼門

中醫將汗毛孔稱為「鬼門」,開鬼門實際上就是發汗,是中醫治療的八法之一,主要用來祛除身體表面的邪氣。

第二,潔凈府

說的其實就是利小便,通過利尿的方法,將對身體不利的因素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第三,去菀陳莝

「菀」主要是指身體中的鬱結,鬱結容易導致毒邪留滯體內,普通的方法很難將之祛除,所以要先疏通鬱結,比如通過刮痧、按摩、經絡推拿等方式,然後再「陳莝」,祛除盤踞體內的陳舊毒邪。

這三種方法對應著不同的毒邪。發汗可適用於外感證,如感冒、痘疹、腰以上的水腫等。應用時還根據寒熱虛實分為辛溫、辛涼、滋陰、益氣、祛濕、消腫、透疹等不同的治療方法。

利小便能快速排出體內的熱邪、濕毒,古人云「大熱利小便」,就是說體內熱毒熾盛時要用利小便的方法祛除熱邪,適宜用於暑熱、濕毒、水腫等。

通大便是大家較為熟悉的排毒方法。市面上通過「拉肚子」排毒的產品很多,但這種方法主要針對毒邪積滯在腸的情況,而且癥狀偏實。

體質虛弱的人就不適宜使用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通大便以後非但沒有覺得舒服,反而更加虛弱的原因。

明白了中醫排毒的方法,大家對排毒就有了初步的認識,從這些分析也能感覺到,真正的「排毒」其實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需要全面的專業理論作指導,建議大家一旦有身體上的不適,不要盲目服用排毒產品,應儘早就醫,對症下藥,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號專家健康說 的精彩文章:

一到更年期煩惱就來,醫生說: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醫生披露:嘴裡出現這3個癥狀,小心口腔癌

TAG:壹號專家健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