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的也是哲學的

科學的也是哲學的

科學的也是哲學的發表於2014年7月3日亮報第LB25版:品味.原創

林德宏 所著的《科技哲學十五講》是《名家通識講座系列》教材之一。翻開該書,扉頁上的一段話對全書內容給予充分的概括:「人類的精神中有兩樣成就始於驚奇,哲學和科學,但它們卻有不同的遭遇。

上古時代,哲學是王,而現在,科學取而代之。這種轉變本身就是科技哲學的一個話題。

該書探討的是科學的起源,科學思想的發展歷程。科學認識的自身特質和價值,技術的本質和價值,科技在人和自然界的互動中的功能,科學在整個人類歷史文明中的作用。」

哲學讓我們學會想考: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越來越遠離自然界,越來越重的依賴人造自然界提供的生活基礎,由此,我們的智能越來越發達,體能越來越下降,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人類也在不斷的被改變,這種改變是有益還是有害?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和思考?現代社會隨著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的發展,人類本身將會被變成怎樣?

2014年高考天津的作文題《假如有一款晶元》描繪了一幅未來科技情景。也許將來有這麼一天,我們發明了一種智慧晶元,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無一不知,天文地理無所不曉。比如說,你在心裡默念一聲「物理」,人類有史以來有關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紛紛浮現出來,比老師講的還多,比書本印的還全。你逛秦淮河時,脫口一句「舊時王謝堂前燕」,旁邊賣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兒說「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慈祥地告訴你,這首詩的作者是劉禹錫,這時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小女孩搶著說,詩名《烏衣巷》,出自《全唐詩》365卷4117頁……這將是怎樣的情形啊!憧憬著此情此景,好像隨著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它們不會離我們太遠。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28歲巴西雙腿癱瘓的殘疾青年平托來到場邊,通過腦電波控制的機器外骨骼,踢出了本屆世界盃第一腳球,成為這場歡樂盛會中的最令人感動的瞬間。而在感動之餘,人與機器的結合成為現實,我們是否準備好在正常人與殘疾人之間,增加新的定義「改造人」,面對著這一切,我們的肢體可以被改造、我們的大腦可以被改造、我們的基因可以被改造…,忽然想起1931年愛因斯坦對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大學生的演講 「如果你們想使你們一生的工作有益於人類,那麼只懂得應用科學本身是不夠的。關心人的本身,應當始終成為一切技術上奮鬥的主要目標;關心怎樣組織人的勞動和產品分配這樣一些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用以保證我們科學思想的成果會造福於人類,而不是成為禍害。在你們埋頭於圖表和方程時,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愛因斯坦的話震撼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時刻牢記一代宗師對整個人類的忠告,使我們每天的工作有利於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而不至於成為禍害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硯 的精彩文章:

TAG:易硯 |